喜有流膏润宵民《膏方宝典》再版杂议
发布时间:2016-04-11 00:00:00
发布时间:2016-04-11 00:00:00
膏,是古人很看重的流质。《管子·度地》曰:“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民得其饶,是谓流膏。”说的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中医的膏方,有雨露般的作用,是泽润人体的流膏,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膏方之用陡然醒之,膏方之风蔚然兴之,膏方之师悄然幸之,膏方之论自然行之。浙江名家施仁潮、李明焱的《膏方宝典》一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8年间出了两版、印了4次,除了能说明以上问题、证明膏方市场火热外,与这本书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受读者的欢迎程度是断然分不开的。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本书的内容涉及“开膏方、熬膏方、吃膏方”,是“膏方知识大全”。是否果如其说,读读书中的内容答案就出来了。
开膏方,肯定是医生的事,只有具备丰厚知识、丰富经验的医生才能够开出好的膏方来。从《黄帝内经》始,历代都有膏方研究和应用的大家,因此也形成了像琼玉膏、集灵膏、龟鹿二仙膏、三才固本膏等这样的传世精品。但在中药的应用史上,膏方毕竟是从皇家、富家、进补家的药单上逐渐走向普通老百姓家的,运用膏方对象的局限性决定了开膏方医生人数、功夫和研究工作上的局限性,不是所有医生不经过系统学习、反复实践就能一撅而起、一哄而上的。《膏方宝典》对开膏方者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和建议,这对规范膏方的应用、保障膏方的效果无疑是有直接指导作用的。
熬膏方,是专业医务工作者的事,只有掌握了系统药物学和制剂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在达到严格卫生标准的场地里才能够熬出合格的膏子来。仅看重膏方的药物而不重视熬膏技艺的做法,不可能获得完美的结果。“十分药力五分煎,不会煎煮白花钱”,这是流传在老百姓中的俗语,话浅而意深,道理非常之正确。“嗅之无焦味、无异味,而有淡淡的药香、胶香或酒香,没有糖的结晶析出”的好膏,与熬膏人本领的大小密切相关。就膏方的主角胶类药物而言,常用的就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黄明胶、海龙胶等多种,熬制所应用的方法、技巧,入膏所需要的温度、浓度都不尽相同,即便是专业人员也不敢稍有马虎。何况熬膏的工艺还包括场地和设备的选择、加水浸泡和煎煮取汁的把握,浓缩收膏和凉膏储存的掌控等要素,业外的人员、普通的家庭是很难完全达到这些要求的。当然不是说个人绝对不能制作,若具备一定知识和必要条件,又能得到行家指点,也不妨小试牛刀。《膏方宝典》对这些实用内容的剖析,纲目分明,又便于学习和操作,让读者听得懂、学得会、享受得到服务,细微处折射出作者爱民、亲民、为民的高尚医德情结。21nx.com
吃膏方,自然是使用者的事。谁适合吃膏方?如何吃膏方?吃膏方有哪些禁忌?诸如此类的问题,听起来简单,办起来并不那么容易。首先,膏方不是万能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作者告诉大家,古今大量实践证明了的适应症有健康调理、安养心神、提高性功能、抗衰延年、美容保健、调治妇儿疾病、调治内科疾病、调治风湿及骨关节疾病、调治肿瘤等,涉及的状态和病种达79款之多。这些领域内,论属性,有男女老幼之分;论地域,有东西南北之异;论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别,充分体现着中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个性化特点。以四季用药的区别为例,作者将李时珍的经验引入膏方:“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生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这些论述,凝结着作者的体会和经验,不乏对中医膏方理论的传承和发展。糊里糊涂吃膏方,侥幸好者或有之,不好不坏者亦有之,越吃越坏者更有之,不能把膏方错误当成可有可无的小甜膏、无关痛痒的食疗物、百病能用的万金油。吃膏方中有大学问,能不能把这些学问通俗地给使用对象说清楚,是对开膏方医生、卖膏方医院、介绍膏方作者良心和水平的考量。
《膏方宝典》一书,完成了它自己的命题,的确是一本“开膏方、熬膏方、吃膏方的膏方知识大全”,值得一读。需要提一笔的是,膏方仅是中药制剂中的一种剂型,吃膏方仅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选择,我们在强调膏方作用之时,不能脱离这个大前提。(温长路)
上一篇 : 吃野菜+晒太阳 当心皮肤“灿烂”
下一篇 : 足浴的文献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