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与食疗 米酒和茶饮
发布时间:2016-11-26 00:00:00
发布时间:2016-11-26 00:00:00
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节气,历书记载“10月(阴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陈子杰老师编写的《小雪节气调养之道》。(编辑/王钧石)
小雪节气:
在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节气,历书记载“10月(阴历)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是指天气逐渐寒冷,并开始下雪,但雪量不大,即《群芳谱》中所云:“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一般来说,我国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气一致。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但它不同于我们日常天气预报所说的小雪。如果说二十四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水汽凝为水珠,发展到冷凝为露与霜,那么小雪则是寒气降至零下凝为雪了。早在立冬节气,我国的西北、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有雪,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华北地区也将有降雪,气温会逐步达到零度以下,所以我们要做好御寒保暖工作,也要适当的进行食补。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唐·白居易《问刘十九》
小雪与米酒:
小雪节气天气渐冷,此时若能与三五好友,欢聚一堂来杯米酒热饮,驱驱身上的寒气也是不错的选择。米酒,旧时叫“醴”,是用糯米酿制,一般称它为“酒酿”或“醪糟”,因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较低,多热饮,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提神解乏、促进血液环、润肤等功效,尤其是冬天里容易手脚冰凉的女士,更加适宜以米酒为食材温通经脉,所以在小雪节气时,可以将米酒作为重要的食材调补身体,比较常见的有一下两种:
米酒汤圆:
选将适量水煮沸后加入汤圆,待汤圆浮出水面即加入适量米酒、白糖,煮沸3-5分钟即可食用,可做早点、宵夜。
米酒蛋花汤:
先将适量水煮沸,再将鸡蛋搅拌兑入,加入适量米酒和白糖,再煮3-5分钟即可食用。
小雪节气前后,我们可以早上来一碗米酒汤圆或者米酒蛋花汤,让自己温暖并精力充沛的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学习当中。在日常生活中,米酒不仅可以煮蛋和汤圆,也可以用来煮鸡、鸭、鱼、猪肉等,同样是冬日里的美食。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唐·戴叔伦《小雪》
小雪与茶饮:
由于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此时人们的心情也易受其影响,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状,这点经现代研究已经初步证明季节变化对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响。所以有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情况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为了缓解这种状态,可以通过延长光照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乳类、花生等,进行调养。也可以给自己泡一杯具有解郁调神作用的茶饮也是很不错的。
玫瑰花茶:
用玫瑰花10克,用沸水冲泡,盖闷20分钟,代茶饮用,可以以理气解郁,玫瑰花选用朵大、瓣厚、色紫,鲜艳者为佳。
熏衣草茶:
以熏衣草3~5克,加入蜂蜜或冰糖适量,以沸水冲泡,代茶饮,可以缓和焦虑,松释压力,养颜美容,安神镇静。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悲欢、喜怒是人之常情,若任其发展,不予控制,这些不良情绪就可影响神志,扰乱气机而致病,尤其是小雪之后,我们必须注意精神情绪的调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唐·张登《小雪日戏题绝句》
小雪与食疗:
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衰减,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小雪时节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总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龙眼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可酌情选用。总体来说,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
人参枸杞粥:
用白米50-100克,人参10克,枸杞子15克,将人参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40分钟,再与枸杞子放入沙锅内,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约两小时,再将米洗净放入参汤中煮成粥,早晚各食1次,培补虚弱之体质,常服有效。
当归鱼肉砂锅:
用鱼肉400克,盐、味精各少许,冻豆腐3块、白菜适量。冬菇5个,鸡汤5碗,当归30克切薄片。先用鸡汤炖好当归,再加适量盐、味精等调味,然后再将鱼片、豆腐、白菜、香菇等下锅,煮开即可食用,以活血御寒,温暖身体,可促进精力旺盛。
一般来说,用于养生的药食物剂量宜小,长期渐进,持之以恒,假以时日,使药力逐渐发挥效用,尤其是中老年用药养生更宜谨慎,注重脾肾,药宜平和,滋补适当,药量宜小,如此才能收到补偏救弊,防病延年之效。
上一篇 : 小雪节气吹响“养肾”号角“凉燥”为主
下一篇 : 详细介绍自制阿胶固元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