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证味觉、舌觉异常论

发布时间:2018-04-07 00:00:00

味觉异常和舌觉异常是临床常见症,其中味觉异常主要有口苦、口甘、口酸、口咸、口辛、口涩、口淡等,舌觉异常主要有舌痛、舌麻、舌干燥、舌强(僵)、舌肿满(大)、舌灼热甚或舌疮等。数种味觉异常或数种舌觉异常同时兼具者有之,味觉异常与舌觉异常也可同时并存。至于口中黏腻不适之类,很难分清是属于味觉异常还是舌觉异常。历史上长期受《素问·宣明五气》“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理论的影响,临床大多口苦从心论治、口甘从脾论治、口咸从肾论治……但时而有效,时而无效。有效的机制都有共通之处,无效的原因却各式各样,不谙郁证性口舌之症便是原因之一。七情不遂可以导致味觉、舌觉异常,需要加以识别并从郁论治。

1郁证性味觉异常

1.1郁证性口苦兹以口苦为例进行剖析。

1.1.1口苦的病位病机病因五行理论认为苦为心味,故思虑伤心可导致口苦,但口苦未必全在心病,临床上肝胆病郁证性口苦更为多见。“口苦者……病名曰胆瘅”(《素问·奇病论》),“胆病者,善太息,口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素问·痿论》)。张仲景认为口苦不仅是枢机不利之少阳病的特点,郁证百合病同样也有口苦的表现。

汉代以降,诸多医家开始认识到肝胆病口苦多由七情不遂所致。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载:“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宋代《圣济总录·肝劳》载:“论曰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肝劳则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太平圣惠方·治胆实热诸方》指出:“夫胆是肝之府,若肝气有余,胆实,实则生热,热则精神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身体习习,眉头倾萎,口吐苦汁,心烦咽干,此是胆实热之候。”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口舌》载:“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清代医家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方脉口唇病合参(附呵欠)》载:“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更有因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尤怡《金匮翼·胀满统论》载:“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程杏轩《医述·水火》载:“忿怒生肝火……肝有火,胁痛日久,则遗热于胆,必汁溢口苦。”综上所述,口苦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胆,病机涉及少阳肝胆枢机不利、肝热肝火、肝劳肝虚,以及胆热胆火、胆虚胆实,病因主要为忿怒气逆、谋虑不决之肝胆疏泄失常。此类口苦通常还伴有精神情志类及躯体症状类表现,前者诸如善太息、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眉头倾萎、心烦、坐卧不宁,后者诸如咽干、目眩、面目干黑、目视不明、眼生黑花、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口吐苦汁、舌肿痛、身体习习及血伤火动等,不一而足。

口苦以肝胆实热居多,但也存在肝胆虚寒。《太平圣惠方·治肝虚补肝诸方》即指出:“夫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金元朱丹溪《脉因证治·卷四》更是明确指出:“口苦亦有肝虚寒者。”郁证性口苦虽以心肝(胆)郁热为多见,却未必仅限于心肝(胆)郁热,凡属郁证皆可导致。诚如明代戴思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五劳》所云:“五劳者,五脏之劳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强运为,忧思过度,嗜饮无节,或病失调理,将积久成劳。其病头旋眼晕,身疼脚弱,心怯气短,自汗盗汗,或发寒热,或五心常热,或往来潮热,或骨蒸作热,夜多恶梦,昼少精神,耳内蝉鸣,口苦无味,饮食减少,此皆劳伤之证。”其所谓的“劳证”,显属郁证性虚劳之类[1-2],同样可生口苦。

1.1.2从郁论治口苦方药举隅

(1)疏肝解郁清火类。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历代医家以疏肝解郁清火类方药治疗者繁多。例如,用小柴胡汤者有薛己《内科摘要·十一、各症方药》、王肯堂《证治准绳·舌》、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口病门》、怀远《古今医彻·调经论》、郑寿全《医法圆通·喉蛾》,用(丹栀)逍遥散者有唐宗海《血证论·吐血/咳血》、程杏轩《医述·口》、何梦瑶《医碥·口》、郑寿全《医法圆通·喉蛾》,用当归龙荟丸及龙胆泻肝汤者有楼英《医学纲目·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口病门》等。

(2)宁胆安神化痰类。历代医籍所载宁胆安神化痰类方剂中,用温胆汤者如唐宗海《血证论·咳血》、程杏轩《医述·不寐(附欠)》、林珮琴《类证治裁·不寐论治》、冯楚瞻《冯氏锦囊秘录·方脉惊悸怔忡健忘合参》,用十味温胆汤者如杨云峰《临症验舌法·下卷·方略》,用越鞠丸者如何梦瑶《医碥·口》)等。

《圣济总录·胆瘅》中载有治疗胆虚气逆口苦方剂数首,曰半夏茯苓汤(半夏、赤茯苓、麦冬、酸枣仁、桂心、黄芩、远志、人参、生姜、秫米),地骨皮汤(地骨皮、生干地黄、前胡、茯神、麦冬、知母、人参、炙甘草、豆豉、粟米),麦门冬汤(麦冬、地骨皮、黄芩、茯神、大黄、升麻、炙甘草、羚羊角、竹茹),泄热益胆汤(黄芩、炙甘草、人参、桂、苦参、茯神),人参汤(人参、炙甘草、冬葵子、黄芩、赤茯苓、枳壳、生姜),所治者盖属谋虑伤胆、胆虚气逆、邪热攻冲之口苦烦渴、膈脘虚烦等。不难看出,以上治胆方药多含人参、茯苓等养心安神类药物。

(3)清心养心安神类。历代医籍所载清心养心类方剂,主要有栀子汤(《圣济总录·胆瘅》:栀子仁、升麻、黄芩、大青皮、茯神、甘草、豆豉),分心气饮(龚廷贤《万病回春·诸气》:木通、官桂、茯苓、姜半夏、桑白皮、大腹皮、青皮、陈皮、紫苏、羌活、甘草、赤芍、生姜、大枣、灯心草),除烦清心丸(孙文胤《丹台玉案·胎前门》:知母、黄连、天冬、麦冬、朱砂),黄连泻心汤(李用粹《证治汇补·口病》),归脾汤加丹皮栀子柴胡白芍麦冬五味子(唐宗海《血证论·崩带》),莲子清心饮(费伯雄《校注医醇賸义·火》)等。

对于郁证之口苦,历代医家以养心安神联合疏肝解郁类方药为治者更多。如朱震亨《丹溪手镜·口甘苦(四十七)》载:“口苦胆热也,乃谋虑不决。柴胡汤主之。柴胡加麦门冬、酸枣仁、地骨皮、远志。”《万病回春·口舌》载:“胆热而口苦者,乃谋虑不决也。小柴胡汤,根据本方加麦门冬、酸枣仁、远志、地骨皮。”此外,《圣济总录·胆瘅》治疗谋虑伤胆口苦的方剂中大多有人参、茯苓或茯神、麦冬、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之品。明代李梴《医学入门·口舌唇》治“谋虑不决,胆虚口苦,人参、远志、茯神、甘草为君,柴胡、龙胆草为使,甚者肾气丸”。《古今医统大全·口病门》引治疗口苦的河间益胆汤(黄芩、炙甘草、人参、官桂、苦参、茯神、远志)亦同样如此。

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必集杂证馍》所载的“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或可解释为何胆虚口苦方剂中多含养心安神之品,似乎养心安神即所以宁胆安神,病机表达或异,治疗药物却有类同之处。事实上,清心养心安神类方与宁胆安神类方药物多有重叠之处。以上所论盖属从郁论治范畴,故其所治疗的口苦大抵为郁证性口苦。1.2其他郁证性味觉异常如同口苦一样,其他味觉之异常亦可为郁证的表现。其基本原理如《灵枢·脉度》所云:“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西汉戴圣《礼记·大学》亦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主神明,饮食知味或口中味觉异常无不皆可受情志因素的影响,非独口苦一端。例如,《医述·水火》指出脾热口甘实可由郁证引发:“忿怒生肝火,忧虑生肺火,焦思生心火,劳倦生脾火,动欲生肾火……脾有火,口渴口甘,必遗热于胃,则生胀满。”笔者认为劳倦有劳力与劳心之分,劳心伤脾即同思虑伤脾,所致口甘亦为郁证性口甘。陈士铎《辨证录·内伤门(二十三则)》则指出口淡舌燥可为郁证表现:“人有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而浊,脉虚大而数,人以为内伤之病也。谁知是由思虑过度而成之者乎。”思虑伤及心脾而致口淡舌燥,属郁证无疑。

当代中医有关七情不遂导致郁证性味觉异常并从郁论治的临床报道不胜枚举。例如口咸,有以黄连阿胶汤合交泰丸治疗琐事心烦、心肾不交所致者[3],有以半夏厚朴汤治疗忧虑过度所致者[4]。口辣,有以导赤散治疗心火独炽、挟胃气上逆致口辣似咀椒者[5],有以黛蛤散合泻白散、栀子豉汤治疗郁怒不舒、肝郁肺热所致者[6]。口酸,有以左金丸合化肝煎[7]、温胆汤加味[8]、柴胡疏肝散[9]、越鞠丸或香砂六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味[10]治疗者,还有学者指出部分口酸、口苦等口腔异味症患者具有精神性或神经性疾病的性质,主张化痰化瘀治疗[11]。口甘,有以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12]、归脾丸[13]、参苓白术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14]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治疗者[15],还有以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味治疗食甜为酸、食咸为苦者[16],并认为口苦、口臭、口酸等口味异常受患者情绪影响而加重或反复,常规辨证论治无效时不妨试以活血化瘀治疗[17]。心火内扰可致口涩,治以朱砂安神丸[18]。此外尚有诸如口中有“煤油味”等特殊气味者,可治以四逆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19]。至于从郁论治口苦的因机证治理论,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概而言之,虽然味觉异常未必全为郁证,但毋庸置疑郁证常可存在种种味觉异常,盖由七情五志情志因素所致,治需从郁。限于篇幅,不再分述。

2郁证性舌觉异常

2.1病位病因病机明代董宿原认为舌强可由思虑忧伤等心病引起,其在《奇效良方》中有云:“汲汲富贵,戚戚贫贱,又思所爱触事,不意真血虚耗,心主失辅,渐成怔忡。怔忡不已,变生诸证。舌强恍惚,善忧悲,少颜色,皆心病之候。”陈士铎认为舌干可由用心过度之心虚引起,其在《辨证奇闻》中云:“一用心过度,心动不宁致梦遗,口渴舌干,面红颧赤,目闭即遗,夜或数次,疲倦因顿,人谓肾虚,谁知心虚乎。”薛己认为舌肿痛如同口苦一样可由恚怒肝火引起,其在《口齿类要》中云:“若恚怒过度,寒热口苦,而舌肿痛,为肝经血伤火动。”明代陈实功认为口燥舌干可由思虑伤脾引起,其在《外科正宗》中云:“脾主肌肉,故思虑伤脾……口燥舌干,饮食不进,根脚走散,脓秽色败。”清代李学川意识到七情郁结致舌肿满与心肝均有关,其在《针灸逢源》中云:“心脉系乎舌本,肝脉系乎舌旁,故舌病皆心肝二经之所主也。脾壅则血上泛,心热则舌裂成疮或因风寒所中,则舌卷缩而不能言;或房劳过多,则舌长寸许而不收;或七情所郁,则舌肿满而不消。”还有许多医家认为,舌卷缩、舌肿满、舌痹强木麻硬、舌裂生疮、舌出血及白胎如雪等,可由忧怒思恐、心绪烦扰、七情郁结损及心肝脾三经所致。如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故心之本脉,系于舌根;脾之络脉,系于舌傍;肝脉,循阴器,络于舌本。凡此三经,或为风寒湿所中,使人舌卷缩而不能言,或忧怒思恐所郁,则舌肿满而不得息,心热则破裂生疮,肝壅则出血如涌,脾闭则白胎如雪。”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亦谓:“舌痹者,强而麻也。乃心绪烦扰,忧思暴怒,气凝痰火所致。夫舌固属心脾,而肝脉亦络舌本。故伤寒邪传厥阴,则舌卷囊缩而不言;七情所郁,则舌肿满口而不得息;心热则舌裂而疮;脾热则舌滑而胎;脾闭则舌白胎如雪;肝热则舌木而硬。若人无故舌痹者,不可作风热治,盖由心血不足、血虚火烁耳,理中汤合四物汤主之。”郁证性舌觉异常伴有繁多的躯体症状,如上述心胸痞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日渐羸瘦、精神恍惚、心慌气喘、心腹刺痛、腹中急痛、胁肋腰背痛、头痛脑疼、寒热往来、四肢满闷、溲淋便难等。如由忧愁思虑、怒气伤神、临食忧戚、事不随意、怒气郁结所致,则基本可以判断为郁证性舌觉异常。

2.2从郁论治舌觉异常方药举隅

2.2.1疏肝解郁类《类证治裁》指出舌麻因肝郁者当治以逍遥散、小柴胡汤类:“风根据于木,木郁则化风,为眩,为晕,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皆肝风震动也……治肝气,先疏其郁,宜逍遥散。因怒动肝,小柴胡汤加山栀、青皮。”《口齿类要》治舌痛若因暴怒,“用小柴胡加丹皮、山栀”。《内科摘要》载:“一妇人,善怒,舌本强,手臂麻。余曰:舌本属土,被木克制故耳,当用六君加柴胡、芍药治之。”清代魏之琇《续名医类案》载张意田治柯姓人,因失手自碎粥罐而怒不止,面目皆红,鼻青耳聋,眼瞪神昏,自语不休,舌燥赤大,唇紫齿燥,“用逍遥散去白术,加地黄、丹皮、炒栀之属而愈”。

2.2.2健脾养心安神类《类证治裁》指出,舌麻可用“酸枣仁汤去川芎,加人参、山药、小麦”治疗。《口齿类要》载:“一妇人善怒,舌痛烦热,用降火化痰等药,前症益甚,两胁作胀;服流气饮,肚腹亦胀,经行不止。此肝虚不能藏血,脾虚不能统血。用加味归脾加麦门、五味而愈。”陈士铎运用相火君火理论,主张从心论治口干舌燥或口淡舌燥,其在《辨证录》中云:“人有口干舌燥,面目红赤,易喜易笑者,人以为心火热极也,谁知是心包膻中之火炽甚乎……然而泻心包必至有损于心,心虚而心包之气更虚,必至心包之火更盛。不如专补其心,心气足而心包之火自安其位,何至上炎于口、舌、面、目,而成喜笑不节之病乎。方用归脾汤。”其在《辨证奇闻》中又有如下记录:“一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浊,脉虚大而数,人谓内伤,谁知思虑过度乎……不如补心气,大滋肾水,则心火宁,心包火自安。用坎离两补汤:人参、生地、麦冬、山药五钱,熟地一两,菟丝子、炒枣仁、茯苓、白术三钱,丹皮二钱,北味一钱,桑叶十四片。十剂愈。此心肾双补,水上济,心火无亢炎,自有滋润。譬君王明圣,权臣何敢窃柄,势必奉职恐后,共助太平矣。”坎离两补汤具有交通心肾的功效。

2.2.3滋阴泻火类上述坎离两补汤即有滋肾阴以泻心火、资北水以平南炎之意。清代包三述《包氏喉证家宝》载:“舌上龟纹,由思虑烦甚、少睡所致。舌痛若无皮,淡白斑细点,甚者陷路龟纹,脉虚,不渴,四物汤加知、柏、丹皮、肉桂。舌硬,柏一两,青黛三钱,桂一钱,冰二分吹。”《医碥》载:“口破,色红,腮舌肿,干渴,凉膈散(见发热)、赴筵散;色淡白,不渴,由思烦多醒少睡,虚火所发,滋阴四物汤[作者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牡丹皮、肉桂(《嵩崖尊生》)]、柳花散[作者注:黄柏、青黛、黄连、延胡索、密陀僧(《御药院方》柳花散);黄柏、青黛、肉桂、冰片(《外科正宗》柳花散)]。”对于仅有火而阴不虚者之舌觉异常,但泻脏腑热。《丹溪治法心要》载:“一妇人,体肥气郁,舌麻眩晕,手足麻,气塞有痰,便结,凉膈散加南星、香附、台芎开之。”顾靖远《顾松园医镜·虚劳》载:“虚劳之病,无外邪相干,皆由内伤脏腑所致……在心则为惊悸怔忡,为掌中干热,为虚烦无寐或梦魇不宁,为口苦舌干,或口舌糜烂。”可以导赤散、清心莲子饮类方清心火。余如清肝火之龙胆泻肝汤、泻青丸、当归龙荟丸,清胃火之清胃散,清脾火之泻黄散之类,凡清泻因七情郁结蕴热而成的脏腑之火,亦属从郁论治范畴。

2.2.4当代中医治疗当代医家同样认识到情志因素可致舌觉异常,并从郁论治。如以加味消遥散[20]或四君子汤合逍遥散治疗舌痛[21],以导赤散、二陈汤及血府逐瘀汤[22]、柴胡疏肝散加减[23]、逍遥散加减[24]治疗舌痹舌重,以涤痰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25]治疗思虑伤及心脾之舌肿胀[26],等等。3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的临床特征味觉障碍主要有味觉(一种或全部)减退或丧失、味觉倒错(将食物本身所具有的味觉感受为另一种味觉)以及幻味(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味道)。在诊断为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之前,首先需要排除非郁证性的器质性疾病(表1)。味觉障碍可见于精神创伤、强迫症、抑郁症[27-28]、癔病[29]、神经衰弱[30]等精神心理障碍类疾病,以及与精神因素相关的更年期综合征、灼口综合征等疾病[31]。舌觉异常可见于抑郁症、焦虑症以及与精神因素相关的更年期综合征、灼口综合征[32-33]。上述疾病所伴有或产生的味觉、舌觉异常,大抵属于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范畴。

表1味觉、舌觉异常的常见疾病

类型主症常见疾病
味觉异常味觉减退或消失口腔疾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蝶腭神经痛,后咽喉综合
征,河豚鱼、氟化物中毒,颅底骨折,乳碱综合征,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硬皮病,急性肝炎,肾上腺功能
不足,颈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流感样疾病,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缺乏,大量应用某些药物,妊娠期,特
发性面神经麻痹,干燥综合征,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创伤、强迫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灼口综合征
味觉倒错老年人自发性味觉倒错,口腔卫生不良,唾液成分异常,细菌及真菌代谢产物对味觉受体的刺激,内分泌改
变,孕妇,全身麻痹症,精神分裂症、迫害狂、忧郁症等精神病
幻味癫痫,颞叶肿瘤,脊髓痨,精神分裂症,癔病
舌觉异常舌痛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坏死性龈口炎,创伤性口炎,变态反应性口炎,口腔结核,舌叶状乳头炎,舌癌,口底癌,
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舌下腺囊肿,干燥综合征,维生素B2缺乏症,烟酸缺
乏症,卵巢疾病,维生素B12缺乏症,化学性烧伤,烫伤,放射性损伤,灼口综合征,抑郁症,焦虑症
舌干燥干燥综合征,放射性口腔炎,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放射性损伤,维生素B2缺乏症,烟酸缺乏症,更年期综
合征
舌裂(裂纹舌/沟纹舌)干燥综合征,烟酸缺乏症,游走性舌炎,梅-罗综合征
舌大/巨舌舌部血管瘤,淋巴管畸形,淋巴管瘤,舌淀粉样变,舌下腺囊肿,呆小病,肢端肥大症
舌麻木、运动受限舌下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舌癌,口底癌,舌淀粉样变,舌下腺囊肿,甲状腺功能亢进
注:倾斜、加粗字体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盖因七情不遂所致,其轻重或有无变化每可受到情绪的影响。

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见并存或变换不定。此类患者通常在平时具有过度关注自己的味觉、舌觉或舌象的倾向,喜欢每日频繁照镜子以观舌象或自刮舌苔,常常自觉口中或口舌具有莫可名状的不适,并且这些口舌不适往往可受到自身注意力的影响。当注意力集中在口舌时,味觉、舌觉异常症状明显;反之,当注意力被分散时,味觉、舌觉异常症状便不明显甚至消失。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伴随情志类表现,如善太息、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惊悸不安、起卧不定、胸中冒闷、眉头倾萎、心烦等,这些都是显性郁证的临床表现。

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还可伴有广泛多样、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的躯体症状,如咽干目眩、头旋眼晕、耳内蝉鸣、目视不明、眼生黑花、苦胁下坚胀、腹满、不欲饮食、口吐苦汁、心怯气短、怔忡、夜多恶梦、自汗盗汗、昼少精神、身体习习、身疼脚弱、面目干黑、寒热、五心常热、往来潮热、骨蒸作热等,这些通常都是隐性郁证的临床表现。运用“隐性郁证论”[34]及“郁证诊断论”[35]中的有关方法,不难判别。

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的病位病机以肝胆、脾胃、心肾脏腑功能失调多见。肝胆少阳枢机不利、肝热肝火、肝劳肝虚及胆热胆火胆实,多致口苦;恚怒肝心胃脾之火,可致舌痛;七情郁结,可致舌肿满;劳心思虑伤脾,多致口甘、口淡、口燥舌干、舌强;忧思暴怒之气凝痰火,多致舌痹。对此,采用从郁论治方法多可获效。

4郁证性味觉、舌觉异常的现代医学认识

味觉、舌觉异常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逐渐得到现代医学的肯定,然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心理异常致味觉障碍者占10%[36]。情感、急性应激可影响味觉感知强度,积极情绪与甜味知觉强度增加、酸味知觉强度下降有关,消极情绪则相反[37]。志愿者经过脑力劳作后,由于紧张状态增加,苦、酸、甜味感知持续时间缩短,强度下降[38]。应激产生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对味觉可产生复杂影响[39]。精神心理因素所致的口酸患者,在服用温胆汤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后,口酸消失[8]。部分顽固性口苦患者,可通过心理治疗获效[40]。精神疾病可引起口腔干燥,致味觉末梢感受器功能障碍[36]。隐匿性抑郁症有以舌痛为主要表现者[41]。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可出现口腔烧灼感等躯体症状[42],并可伴有主观的口腔干燥和味觉障碍[43]。癔病患者亦可出现味觉障碍[29]。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灼口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32]。应激事件(心理背景因素)、个性特征(内向不稳定型个性为主)和情绪状态(情绪反应过强而不稳定或持续太久)可致灼口综合征的发生[33]。精神因素既可是灼口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也可是其继发症状[42]。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焦虑、抑郁、恐惧、精神质等与灼口综合征相关[32]。抑郁症和灼口综合征患者唾液中的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使口腔黏膜或中枢感觉区域的神经活性类固醇减少,进而导致口腔烧灼感及舌痛[44-45]。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伴抑郁性精神障碍的灼口综合征有效[46],氟西汀片也有一定的疗效[47]。左旋舒必利治疗近期出现烧灼/刺痛的灼口综合征有效[48]。心理疗法或联合心理疗法是治疗精神因素相关灼口综合征的有效方法[49-50]。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见口干舌燥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51]。雌激素水平下降与味觉敏感性异常密切相关[52]。长期焦虑会导致类固醇失调,尤其在更年期,随着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导致相应的神经活性类固醇和神经保护作用减弱,进而在口腔黏膜和(或)一些大脑区域参与口腔体感神经的小神经纤维变性改变,引起口腔烧灼痛、味觉障碍、口干燥症[31]。

5结论

味觉与舌觉异常多是郁证的表现之一,凡七情不遂或思虑劳心太过或五志化火,皆可引起味觉、舌觉异常。此乃“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等中医理论的重要本义。现代医学口腔科及五官科对此类味觉、舌觉异常病证几乎没有诊治方法,致使患者多来求治于中医。医者如果只知机械教条地拘执五味归五脏之说,不识郁证庐山真面目、不知从郁诊治,无功而返必不可免。如若掌握了从郁诊治的方法,必将有助于拓宽诊疗视野而提高临床疗效。从郁论治味觉与舌觉异常,除了药物以外,还应重视运用非药物的情志心理治疗方法。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蒋健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