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10 00:00:00
作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辨证论治专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包含着丰富的体质思想。综观仲景条文,可以发现体质因素不仅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疾病的发展、传变、治疗和转归过程中,体质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临床合理运用仲景方药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体质与疾病发生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指出:“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认为如果五脏元气通畅,人体各脏腑、经络功能协调,不易感受邪气而发病;如果元气不足,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客气邪风等各种致病因素易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使人死亡。《金匮要略》还将疾病的病因与发病途径归纳为三类:“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三类途径中,第一类和第二类所讲的致病因素皆是从外侵袭,属于外感范畴,第三类则是属于内外伤。外邪侵犯机体之后,由于体内脏腑经络功能的不同,也会导致发病倾向的不同。如果体内脏腑正气不足,邪气可以乘虚入内;如果体内脏腑正气充足,体表受邪之后,邪气不能入内,仅仅停留在肌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从《金匮要略》对疾病发病观的论述可以看出,良好的体质状态,能够有效地防止致病因素的侵犯而避免疾病的发生。这里的“五脏元真通畅”,体现的即是正常的体质状态,对外邪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协调、元气通畅,也是体质的具体表现形式[1]。在对具体疾病的论述中,《金匮要略》也强调了疾病的发生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密切相关。如中风病机为“正虚邪中”,历节病病机为“肝肾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邪”,血痹病的发生是由于“气血不足,加被微风”所引起。其中,中风发病过程中的“正虚”、历节发病过程中的“肝肾气血不足”、血痹发病过程中的“气血不足”,均提示了体质的不足或偏颇。
《金匮要略》的疾病发病观提示我们,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应当做到“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即“内养正气,外慎病邪”。其中,保持良好的体质状态是保养正气,防止外邪侵犯的重要手段。
2体质与患病倾向
体质不仅和发病与否有关,还和疾病发病的倾向性关系密切。例如,感受相同的外邪,伤寒的发病有“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的不同,同样是感受寒邪,正气虚弱不明显之人可以表现为太阳病,而年高体弱或者肾阳素衰之人,则可因外寒长驱直入而直中少阴,起病即可形成少阴阳衰阴盛的重症;另外,太阳病有伤寒表实证和中风表虚证之分,少阴病有寒化证和热化证的不同。这些现象均体现了病邪侵犯人体之后,可因体质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对于内伤杂病,《金匮要略》中有许多针对特殊体质的描述,这种特殊体质之人容易发生特定的疾病。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尊荣人”,一般具有“骨弱肌肤盛”的特点,肌肉虽然丰盛,但筋骨脆弱,腠理不固,容易感受外邪而导致血痹病的发生;“失精家”由于经常梦遗失精,精液损耗太过,容易出现阴损及阳而表现为阴阳两虚。
男女性别不同,体质亦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两性患病存在差异。《金匮要略》中既有对男子易患疾病的描述,也对女性疾病专列“妇人三篇”。如在论及虚劳时,诸多条文均提示“男子”二字。如“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等,提示古代患虚劳者多以房劳伤肾和劳役伤脾者居多,这与后世“男子以精为本”“男子以肾为先天”的认识是一致的。在论及消渴病时,《金匮要略》中也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的叙述,也反映了男子肾虚居多的特点。针对女性疾病,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提出常见疾病的主因为“虚”“积冷”和“结气”,三类病因的提出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性的体质特点,对妇人杂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妊娠期和产后,女性的体质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故亦会在这些时期出现特定的疾病。如妊娠期常有“妊娠恶阻”“妊娠腹痛”“小便难”等疾病;新产之后,则往往因“新产血虚”“汗多伤津”之故,易患痉、郁冒、大便难等病症,这与女性在此期间的体质特点密切相关[2]。因体质差异导致发病倾向性的现象提示我们,对体质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掌握个体发病的某些规律,从而有利于疾病预防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3体质与疾病传变
按照《伤寒论》条文的论述,六经病之间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传变。这种相互传变可以看作是致病邪气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由于体质的差异,致病邪气侵犯人体之后,可以出现不同的传变趋势。在六经病的传变中,太阳病可以传到其他五经,既可循经传入阳明,又可表里相传入少阴,还可传入少阳、太阴、厥阴;阳明病既可由太阳、少阳传入,也可由太阴病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而来;少阳病可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之后传来,也可因厥阴病阳气恢复,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而来;太阴病可由太阳病、阳明病误治或少阳病失治误治,导致脾阳受损外邪内侵而来;少阴病可由太阳、太阴失治或误治,正气受损而传来;厥阴病既可由太阳病传来,还可以由少阴病循经而传或者由少阳病表里相传而来。在六经病的传变过程之中,正气的强弱对其传变与否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具体的传变途径,则和相关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即体质特征关系密切。三阳病传入三阴往往由正气不足,或三阳病失治误治、损伤阳气所致;三阴病脏邪还腑,传入三阳往往也是由于阳气恢复,正气驱阴邪外出所致。具体到六经病之间的传变,例如患太阳病之后没有及时治疗,机体阳热素盛的话,病邪容易入里从阳化热而表现为阳明病;平素气机不利之人,病邪入内,易表现为少阳病;素体阳气不足,病邪容易入里从阴寒化而表现为少阴寒化证。
4体质与疾病治疗
在治疗疾病时,仲景也非常注重体质状况,常常根据体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治疗方法。如因体质状况的不同,汗法有峻汗、微汗和解肌的不同,下法有峻下、缓下和润下的不同。不同体质对治疗的反应存在差异,故在治疗疾病时,还非常注重因体质不同而有所宜忌。由各种原因导致失血、伤津等特殊体质状态下,书中特别强调要禁用汗法。由于汗法本身会导致体内津液的流失,在体内阴血或者津液不足之时,发汗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故“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及“小便数者”,均在禁汗之列。而由于峻下同样属于攻邪之法,对于津液不足者,同样不可下之太过,强调中病即止,以免大伤津液。如对于热邪耗灼阴津、阳明经脉失养,导致阳明痉病而见“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齘齿”者,采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泻下实热时须适可而止,做到“得下止服”。羸弱之人,正气往往不足。仲景对于临床正虚邪实、邪气较盛的疾病,在使用峻猛之药时,往往减量,以避免对正气造成过度的伤害。如仲景治疗外寒内饮挟热的咳喘,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解表化饮,清热除烦,在小青龙汤方后的用法中强调“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羸人”药量较“强人”要少,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其用量更渐至不到“强人”一半。类似的用法还有很多,如用大黄附子汤治疗寒实积滞所致腹满,常人“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而强人则要“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又如用乌头煎治疗阴寒痼结所致寒疝,“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用十枣汤治疗悬饮“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四逆汤治疗阴盛格阳的呕吐,常人“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而“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可见,临床在运用药性峻猛的药物时,尤其要注意患者体质的强弱。
另外,由于疾病的发生是特定的致病因素与体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中的某些方证往往有特定的易患人群,这些人群患病之后,往往使用这些类方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因此,也可将这些特定的人群归纳为某种特殊的体质类型。如有学者[3]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证和体质辨别相结合,归纳出“方证体质”,认为体质由外观特征和好发症状两大块组成,如“温经汤体质”“三黄泻心汤体质”“炙甘草汤体质”“黄芪桂枝五物汤体质”“桂枝茯苓丸体质”等,一旦在临床中确认某人属于某种体质类型,则针对其体质特点,使用这些方剂调理往往会取得比较明确的治疗效果,在疾病的治疗上,提出“方-病-人”的诊疗模式[4],强调方(证)、疾病、人(体质)三者之间的对应,并把方与人、方与病、人与病的相互关系命名为“方证三角”。近些年,也有学者[5]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基于方证相应说对体质分型进行了研究,认为辨体质-辨方证的诊疗模式从纷繁的理论转向朴实的临床技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预测病情及指导选方用药的临床实用价值。这种体质分类方法尽管不能概括临床所有的体质类型,但由于其抓住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病证、体质与经方方剂之间的特征性关系,对中医临床往往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5体质与疾病预后
在六经病之中,三阴病通常属于疾病的中后期阶段,在此阶段往往虚多邪少,其预后转归与体质状况,尤其是阳气的多少密切相关。例如,太阴病腐秽不去,如阳气充足,日久可以从阳明燥化而脏邪还腑、阴病出阳而成阳明病,以正虚为主的太阴脾脏虚寒证则易内传少阴;少阴寒盛伤阳证,阳气恢复,阴病出阳,脏邪还腑,邪气可以外出太阳之腑;少阴热化证,正气恢复,邪气也可外出太阳膀胱之腑;厥阴病会因体内阳气的多少而表现为“寒热错杂”“厥热胜复”及“阳复太过”等类型,并影响着它的预后与转归。
对于内伤杂病,仲景也提示体质强弱、正气盛衰是判定疾病预后的关键。如在判断“下利”病预后时即有“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的论述,认为体质较强,阳气渐复,正盛邪怯,则疾病向愈;反之,体质虚弱,阳气不复,邪盛正衰,则病深不解。另外,对于疾病误治之后,损伤正气者,仲景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如“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总之,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转归以及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伤寒杂病论》对此就有着深刻的认识。在疾病的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患者的体质特征,做到辨证与辨体质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效果。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宋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