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蒙止观》中的气与息

发布时间:2019-06-08 00:00:00

智者大师是我国隋代的一位高僧,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五时八教、一念三千等理论,实际创立了第一个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智者在说法过程中十分重视融合佛法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医等思想,而后依据自身的创见,将之改造为新的实践方法,《童蒙止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气是中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息在中医经典中指呼吸,也可以指一个正常呼吸的时间,并没有太多其他内涵。佛教经论中的息主要和具体的实践方法相关,如安般法门、六妙门等都是以息为入手之处的。本文即以《童蒙止观·治病》[1]为例,以说明智者如何继承改造气和息,并纳入到止观的实践体系中。

《童蒙止观》中的气和息

《童蒙止观·治病》一节,将疾病的治法分为止、观两种,观法治病提到六种气和十二种息两个概念。原文如下。

次明观治病者,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推之可知。

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

据此可以明确,智者认为不管是气还是息,都是属于观法而非止法。对比前文,智者在止法中列举的,安心止、止心丹田、止心足下等方法,可以推测这里智者对止和观的区分较为简单:止法属于共法,观法则属于不共法。凡是不需要分别病情,都用一种方法,即属于止法治病。凡是需要区分不同病情,而随之使用相对应的方法,则属于观法治病。

智者在《摩诃止观》[2]中对止法和观法的区别做了更深入的阐释,他对止法的定义是:“止息,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停止,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可见,止的作用是能停止日常的各种烦恼,具体操作则是制心一处而入定。对观法的定义是:“贯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所以观的作用是破除烦恼,具体操作方法是以观慧通达真如。

据此可见,《童蒙止观》和《摩诃止观》的思路是一贯的,即止法重在以一境界或者一念来停止各种烦恼,因而可以用止心丹田这种方法来解决全身的疾病;而观法则需要依面对不同的烦恼境界,而采用相应措施,如“嘘”可以治肝热,而不能用于其他脏腑的疾病,因此才需要有六种气或者十二种息的区分。

六种气和火气

《童蒙止观》所说的六种气即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六字诀,每一种气分别对应中医学五脏和三焦等脏腑,具体的操作方法,智者解释说:“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可见智者认为这六种气不需要特定的姿势,转侧之间都可以操作,呼气的时候并不需要发音,只是做出相应的口型,而后伴随心中默念即可,“绵微”说明这一呼气要均匀绵长。

六种气主要是继承了中医和道家,而“火气”则是智者的创造。智者说:“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这一操作和中医或道家的停闭呼吸[3]不同,停闭呼吸认为加强吸气可以补阳,而加强呼气可以补阴,究其根本在于停闭呼吸是以调息为核心的,其理论基础是天人交通,人体和外界处在一个整体之中,外界来源于太阳的阳气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吸气可以从外界纳入阳气,所谓吐故纳新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概括,新就是阳气,就是生机,只要能不断和外界发生交换,生命就可以持续下去,也就是可以补足阳气。

而要理解“火气”,则需要先对假想观做一说明。《摩诃止观》[2]说:“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当知己心具一切佛法矣”,智者认为一切法都是自己心中显现的,因而只要观心,就可以出现相应的境界。智者在慧思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空、假、中三观体系,如果次第而修,那么需要先修空观,而后修假观,最后修中观。空观对治凡夫对一切人我是非的执着;假观也叫从空入假观,就是在空的基础上,见到万事万物的差别。

智者此处所说“火气”就是以假观为基础的,这时的病情是“身中患冷”,因此需要火热。这个“火气”,是由行者观想而来,就是在确认身体本空的理论之后,从空中而产生的。换言之,这一火气的来源是在身内,因而呼气的时候火气就向外扩散,最后一直到周身各处,就像春回大地一样,各处积累的冰雪逐渐就消融了,所以能治冷。

智者对息法的创新

早期佛教文献中,息法更多和定学有关,因而应属于止法,智者对之做了创造性的发挥,使之更为侧重慧学,变成了观法。《童蒙止观》中十二种息的分类依据现存文献,不好明确其详细的源流,但据内容推测,应当是南北朝时期,僧人结合中医和佛教早期经论而做出的总结。这段文字只讲了不同息的运用,而没有说明如何修行息法,因此需要结合智者的另一部著作《禅波罗蜜次第法门》来做一说明。

《禅波罗蜜次第法门》[4]说:“所言十六特胜者: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

十六特胜是16个修行的方法或者步骤,前4个是直接的息法,具体而言,智者说有先修止而后修观和直接修观法两种修行方法。

智者说:“一知息入。二知息出。此对代数息也。调息方法事事如前数息中说。行者既调息绵绵一心依随于息。息若入时知从鼻端入至脐。若出时知从脐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随不乱”。

这段文字讲如何修习定力,以期达到心息相依的状态。具体操作方法是把意识集中在呼吸的出入上,数息法只关注出息或入息,出入息不能同时数,因而是半个呼吸;而十六特胜则是在整个呼吸过程都保持对出息和入息的关注。

定力成就之后,心和息初步可以同步,这时就可以根据呼吸的变化,来觉知身心不同的境界,如智者说:“尔时知息粗细之相。粗者知风喘气为粗。细者知息相为细。若入息粗时即调之令细。是名知粗细相……复次知轻重。知入息时轻出息时重。何以故。入息既在身内即令体轻。出息时身无风气则觉身重”。

觉知出入息时粗细、轻重、冷暖、滑涩等不同的状态,就是观法,而后以此深入觉观无常、无我,即可以破除结使而证果。知息长短、知息遍身的定境更为深入,相应的觉知和观察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另外一种途径,智者大师说:“一观入息至于气灭。二观出息止至于鼻端。三观息长短若身不安。心多散乱则出入息俱短。若身安心静则出入息俱长。四息遍身者。形心既安则气道无壅。如似饮气既统遍身中”。

这是直接用观法,以息为所观的对象。这种方法并没有直接说定力的训练,但持续观察息的状态,本身而言就是属于定学。也就是说必须有一定的禅定能力,才能清楚觉察每一次的呼吸变化。修习时,呼吸的出、入、长、短并没有先后次第,就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呼吸形式,清清楚楚每一次呼吸的过程,观察入息从鼻而入,一直吸到身体的最深处;出息则相反,从身体之内呼出到鼻端。观息长短是通过每一次呼吸,体察了知当前的身心状态,如果呼吸短促,那么就代表了身心处在散乱的状态;呼吸均匀深长,则代表身心和谐。上述息出、息入、息长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呼吸的状态,不需要特意训练,只需要观察清楚呼吸的过程就可以。而息遍身则不是普通人平时能有的状态,需要经过系统训练才能达到,智者对这一状态的描述是“形心既安,气道无壅,如似饮气,既统遍身中”,可见这一状态的身心处在深度的统一和协调之中,气道无壅则应能感觉到体呼吸,随着呼吸,全身毛孔随之开合,对应中医学就属于全身的经脉都处于畅通的状态。

综上,智者所说的气和息都是在之前理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造。智者说六种气大体是吸收中医学或者道教的理论而来,认为不同的呼气形式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而假想观“火气”,智者加入了佛教的义理,《法华玄义》说:“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已心,则为易”,可见,智者虽然认为观一切法都可以成就,但依据众生的根器和修行的难易,智者设计的修行路径还是由观自己当前一念心开始的,而后逐渐扩大到各种境界,这一由内而外的过程和呼气是相应的,因而智者排除了吸气,把气限定在呼气上。息包括呼吸的整个过程,智者在继承佛教早期经论的基础上,将息由一个注重入定修止的方法,变成了定慧等持的方法,侧重体察随着息的细微变化,而同步引发的身心变化。具体到治疗疾病,由于身、心、息是一个密不可分、彼此相连的整体,不同的身心状态会导致不同的呼吸形式,而不同的呼吸形式也必然引发不同的身心状态。因而,根据自身状态,相应地调整呼吸,使之稳定为新的呼吸形式,即可以起到改善身心、防治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隋·智顗著.童蒙止观校释.李安,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7:53-55

[2]隋·智顗.摩诃止观//中华大藏经94.北京:中华书局,2004:685-740

[3]刘天君.生命在于呼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14-124

[4]隋·智顗著.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译释.苏树华,译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509-526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葛鹏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