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经络 三焦焦膜辨证论治理念

发布时间:2020-01-07 00:00:00

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研究进展

要探究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关系,首先当厘清各自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传统中医认为,三焦分为部位三焦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即上、中、下三焦。《黄帝内经》对于六腑三焦的解释是:“三焦者,決渎之官,水道出焉”,说明三焦作为一个器官,是水液运行和气机运化的通道。现代医学认为,三焦焦膜的实质是以膜的形态存在的,还有学者认为三焦焦膜的实体包括胸膜、腹膜、部分消化道黏膜、筋膜等。三焦焦膜在系统膜原论的研究中被认为是内衬于上、中、下三焦的膜,其实质是充斥在人体胸膈和腹腔内的一张大网,使之连接闭合成一个完整腔器[1]。从西医解剖学角度来看,筋膜根据解剖层次的不同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浅筋膜居于真皮之下,由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含浅血管、淋巴管、皮神经等,具有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和保护深面组织的重要作用。深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常被称为固有筋膜,其多包被四肢肌群、腺体、大血管和神经等处,遍布全身,无处不在。在肌群之间起到缓冲、减少摩擦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血管扩张,阻止脓液进一步扩散流转。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包括十二正经、八条奇经以及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等。经络是人体气血之通道,起着濡养和保护机体的作用。在人体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络于内之五脏六腑,系于外之官窍、手足、腠理肌肤,沟通贯穿内外上下,促人体形神合一,组成有机整体。

气功与经络

气功是一种有效且科学的医疗手段,其特点是通过调节自主呼吸,宁心安神的方式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发掘和调动潜在的自愈能力。经络与气功联系紧密,经络学说的发展对指导研究气功学术方面可谓如虎添翼[2]。早在1992年就有学者提出假说,认为练功前后人体内的经气会发生改变,并对此开展实验,选择7名志愿者(1名长期练功,3名初练,3名未练)将练功前后的十二井穴的电流值进行对比,结果证实上述假说成立[3]。刘润波等[4]观察3名女气功老师在练“气功六字诀”前后经络和气体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练功后可以提高经络的导电率,平衡植物神经在体内的循环与分泌;能量代谢上机体可获得更多的氧气,耗能仅在练功前增加6%左右,这样推算输入大于输出,从而激发体内脏腑抗病的能力。蒋敏达等[5]选取80例男性高血压患者接受气功疗法,经练功后发现出现经络感传现象(肘关节以上有蚁走感、麻木、酸胀等感觉)的约占42%左右(P<0.05)。还有学者深入至气功与经络机制方面的研究,认为气功始于气的生成与转化,气功外气中的低频以空气为介质传输至人体,激发经络产生特殊感觉,即得气,值得一提的是,接受低频信号传导的组织竟是构成人体筋膜上的纤维,这与现代“筋膜学说”,如出一辙[6]。实际,在长期练功者闭目练功时也可以感知经气的传导积聚丹田,沿着经络的路线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从而增强“内气”的稳健运行,使体内的气血津液保持动态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实验研究

近年来,关于经络腧穴的实质研究,无数智者将目光聚焦在对结缔组织的解剖结构中来。有研究采用人体完整冰冻包埋(0.2mm间隔切削)技术共得出男性切面9232个,女性切面8566个,并对整体筋膜进行重建和分割,研究结果发现筋膜结构十分完整,并包裹于人体器官表面[7]。为进一步具象化,原林教授采用数字人解剖学技术,选择两套不同的人体数据集。模拟“腧穴”位置与传统“经穴”进行对照,结果显示:数字人表明重建经脉走形和国标记载经脉(手阳明经、手少阳经、足少阴经、足少阳经、任脉、督脉)走形十分吻合,活体CT影像显示被检者双下肢结缔组织聚集处,不论在活体还是尸体标本上都可通过CT横断面进行图像叠加,部分与传统经脉走形有很大的相似性[8,9]。“中国数字化人体研究”实验进一步佐证了原林教授在863计划项目中提出的人体筋膜结缔组织系统可列入人体九大功能系统,但又有别于九大系统,因为其具备支持与储备或自体监测和调控的功能[10]。

原林等[11]在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基础上阐述解剖学上经络的载体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筋膜支架,而“经脉”与“腧穴”间具有解剖学结构相连或神经传入接近的结缔组织,其中,“穴位”是产生较强生物活性的结缔组织聚集处,更易接受各种刺激。另有研究表明,切断相应筋膜能明显削弱穴位所产生的影响,如“曲池”穴影响了大肠的蠕动消化功能以及“委中”穴影响了膀胱气化和存储等功能,造成它们功能明显减弱[12,13]。

对于筋膜与腧穴的实验研究正逐步与当今盛行的针刺疗法和热敏灸紧密接轨。姜雪梅[14]针刺大鼠浅筋膜发现,被针刺大鼠的“足三里”穴,其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密度由稀疏到致密,且形成若干突起并彼此联络;对照组大量细胞随意充斥,混乱无序,且突起边界模糊不定。郭红波等[15]利用热敏灸疗法拨散23例肩周炎患者病灶附近粘连的筋膜组织,在经过连续10d的治疗后,统计发现有效率约为95%,复发率低,与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吴峰等[16]采用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治疗32例肌筋膜疼痛征(MPS)患者,结果显示痊愈率高达约34%。同时亦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医经络及其穴位与间质结缔组织系统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并应用虚拟的人体数据来推断机体的结缔组织会影响针灸发挥其作用,该假说得到了结缔组织超声影像实验中的认可[17,18,19]。

临床研究

如果把筋膜比作一件针织衫,拉动衣服上任何地方的一根线,都会引起离此处较远地方的变形[20]。在临床实施针灸或小针刀等微创治疗时发现,穴位及其附近的结节本质上就是在病理状态下的被筋膜包裹形成的条索,因风、寒、湿、劳损、外伤等因素导致筋膜堵塞挛缩,产生疼痛、麻木等症状,采用刺络放血或小针刀等技术刺激局部穴位促使“黑血、滑膜黏液”流出,将异常的筋膜组织破坏,保证腧穴周围的气血正常运行,恢复正气,此过程即是“祛邪气的过程”[21]。

三焦焦膜病变作为常见的病因病机,从古书记载到现代名医的深刻分析已得到中医界的广泛认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道:“三焦和膜乃同一物,起源于命门,上焦即心肺连于心下之膜,中焦为脾胃之膜,下焦为包肾络肠之膜”[22]。临床有名老中医认为,“水”和“气”是三焦焦膜病的两大病机要素,三焦焦膜之气被水饮痰湿压制,则常出现气机失调,气机失调易成气郁,气不顺畅,推动无力,则行水不利,加之血的运行状况又依赖于气的生成和助力,三者环环相扣。所以气、血、水的运行有一方受阻则其余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之态,故“闷胀”是三焦焦膜病常见症状之一,三焦焦膜病的发病虽分上、中、下3个部位,但它们彼此牵连且侧重不同,严重时邪气可弥漫三焦另生它病[23]。孔光一教授合理大胆地提出:“少阳,三焦焦膜系理论”,并附病案尝试解析应用在妇科病的思路与经验当中,望对临床诊疗方面给予一定帮助启示。该理论从其形态、分布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详尽的阐述,并运用“三焦焦膜”理论对妇人病归纳出具体的五大病机[24]。姚荷生教授在三焦焦膜理论上的贡献巨大,填补了现代中医辨证体系中没有三焦焦膜证候的空白,因三焦焦膜连裹关系使相邻脏腑受累,如中焦病变多来自脾胃,或水不制火,或运化不利。这一系列病变部位虽在“枢纽地带”暂时停留,但严重时则会牵连上、下两焦[25]。

三焦焦膜辨证论治理念也广泛运用于临床气胸,消化系统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中来。关于气胸病,从部位上来看,虽是上焦为病,但上、中、下三焦相互关联牵涉。故畅达调理三焦气机,使水湿分利三焦,往往疗效更加显著。谭旭宏[26]锁定三焦焦膜机制致病因素对1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中医药干预治疗,除1例行胸廓造口术外,其余9例完全治愈复发率接近为零。患者中年女性,反复胃胀、嗳气、泛酸,曾遍访名医,却诸药无效,姚老突破一贯思维,判断病位不仅在心、脾,也涉及三焦焦膜,三焦焦膜位于皮肤之里,脏腑之外,掌管水液输布,因而水湿痰饮一旦停留,容易郁遏阳气,同时湿盛则阳微,另三焦为少阳升降之枢机,须得一宣一降方可调整,恢复其功能,姚梅龄教授依据自身临床经验发展了中医的三焦焦膜理论,并将其应用至胃胀病的治疗当中,为临床医生应对一些迁延反复的胃胀病提供更多选择[27]。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部位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来说,当归属于三焦焦膜的范围,盆腔位于少腹,在下焦焦膜,病多虚实夹杂。而根据“肾者主水,肝主疏泄藏血”的特性,下焦病往往多水湿恶阻,血瘀气滞,若肝肾同病,病情缠绵难愈,更为棘手,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如此[28]。

展望

经前辈们大量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证实,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不论从解剖结构还是生理功能上都具有极大的关联性。在断层影像上先对筋膜汇集处进行筛选、三维重建、标记,将结果与古人记载的经络走形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结构极为相似,并且在现代影像学、分子生物学、解剖学等辅助下得以有效验证[29]。但是到目前为止暂时没有在经络最本质的核心问题上取得重大进步。针灸要发展,中医要取得质的突破,都必须与临床、实验研究的基本理论作为支撑,否则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经络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进入瓶颈。若能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生物芯片技术等科学技术,可以将经络的实质研究推向分子和基因水平,为经络腧穴的理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另外,随着“筋膜学说”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展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三焦焦膜和“筋膜学说”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树立一块新的里程碑。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吴慧婷章文春欧阳厚淦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