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肾抗疲劳方
发布时间:2022-07-15 00:00:00
发布时间:2022-07-15 00:00:00
王保林,1947年出生,甘肃省名中医,中华医学会甘肃分会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名中医馆特聘专家。数十年来坚持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主编论著3部,发表学术文章50多篇,临证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
组成:姜半夏15g,苍术10g,麸炒白术20g,陈皮10g,砂仁10g(后下),茯苓15g,厚朴10g,生薏苡仁30g,知母10g,黄柏10g,淫羊藿15g,仙茅10g,巴戟天15g,当归15g,黄芪30g,炙甘草8g。
功效:健脾化湿,养肾益气。
主治: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身困重、四肢肌肉酸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表现。
煎服法:砂仁后下,其他药物冷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文火再煮25分钟,然后加入砂仁,与其他药物同煎5分钟后,取汁;如法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汁,将两次汤液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
方解:中医药针对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治疗以健脾化湿、养肾益气为核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亏虚,则水谷运化无源,精气不能四布,气机升降紊乱,清阳不升。“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振,则会出现肌肉酸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此外,脾主运化水液,若脾失健运,水液代谢失调,则内生湿邪,湿阻气机、留滞经络,可导致头身困重、四肢酸痛。肾为先天、封藏之本,若先天不足或劳伤太过,“精气夺则虚”,则会出现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半夏性燥,能胜脾胃之湿;薏苡仁味甘,茯苓味淡微甘,两药合用渗湿健脾;苍术、白术合用,以加强燥湿健脾之力;砂仁乃行散之剂,善于化湿行气、醒脾和胃;再配厚朴、陈皮以和中理气,使中焦枢机重得运转、升清降浊。仙茅味辛、性温,主腰足挛痹不能行;淫羊藿、巴戟天味辛,可益气力、坚筋骨。三者入肾经以温补肾阳,为防相火太过,故佐以黄柏、知母滋阴泻火。黄芪补气以治虚,当归味甘辛,可补五脏、生肌肉。全方共奏健脾化湿、养肾益气之功,主治脾虚湿困、肾虚失养型疲劳综合征。
创方立意:疲劳综合征此类患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病多证杂,多表现为五脏同病、寒热虚实并见,心身俱病,西医辨病都是无病可辨,中医辨证论治、立法遣方亦难中病机。依据临床长期观察,本方患病人群多为脑力劳动者、青壮年,体胖、熬夜、嗜食膏粱厚味、喜冷贪逸、缺少锻炼,体质辨识多为偏于痰湿型。故依整体观念,以祛湿为切入点立法,辨证和辨病结合,组成健脾养肾抗疲劳方,以健脾利湿、养肾益气,先后天共调。经过临床观察,确有良效,在应用过程中以本方为主的前提下,可随证加减变化。(罗雷刘菀尧整理)
上一篇 : 仲景七方“去滓再煎”有何用意
下一篇 : 论中医之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