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中医院的三级医联体模式

发布时间:2016-04-22 10:55:18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在全省率先探索走出了一条上挂沪杭大医院、下联社区乡镇卫生院,建立省、县、乡三级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多元办医模式。

\n

  2015年,武义县域内就诊率接近90%;今年1至3月调查显示,县内就诊率进一步提高。“减轻城市大医院压力,实现基层患者县域就医,关键是县级医院要有能力把病人留下来。”武义县中医院院长邓晓文表示。

\n

  实施项目合作 提升中医优势

\n

  2013年4月,武义县中医院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签订以项目化推进的方式合作办医,项目为“妇科微创、老年康复、消化内科”等。每逢双休日,杭州一院专家集中到医院坐诊、查房、手术;周一至周五,中医院将疑难杂症患者集中到双休日请杭州专家带教处置;遇到危急需要抢救的,一个电话就能把杭州医生请来;对于检查的病人,杭州一院为其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n

  一年来,杭州一院接受武义县中医院选送进修学习12批85人次;专家门诊、会诊8000余人次。

\n

  徐小俊说,杭州市一院医疗集团下属杭州市老年病医院,还从技术支援、人才培养和业务指导上帮助医院做强做大“老年康复”项目,促使医院的康复床位从6张扩大到50张,目前先开放22张,周转率97.6%。

\n

  2015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与武义县政府签订紧密型合作办医协议:县中医院增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武义分院”牌子,总院下派医疗专家和管理团队,指导并参与分院中医药专科建设、科研、教学工作,接受分院医技人员和管理干部进修培训。

\n

  占地仅9亩,医疗用房1.3万平方米的武义县中医院,在一楼设针炙康复科、骨伤科、肛肠科和膏方、安胎调理等特色门诊;二楼设“中医方便门诊”和“名中医馆”;中药房有700余种饮片,还设“中药免煎颗粒药房”和为患者提供“煎液快递上门”服务。此外,三楼还增设“中医药文化馆”和“百草园”,供患者和公众参观。

\n

  通过上海曙光医院等的帮扶,该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将不断提升。目前,医院扶持中医药发展力度最大的要算中医护理,医院将中医护理收入全部发给护士作为奖金,甚至“倒贴”奖励。2015年,该院中医护理例次数,比上一年翻了一番半。

\n

  创建基层分院 探索多元办医

\n

  2014年3月,“武义县中医院王宅分院”揭牌,将王宅卫生院住院楼改建为县镇合办的“老年康复病区”,其中二、三层设50张住院床位,四楼为康复运动治疗区。

\n

  武义县中医院副院长、康复主任医师董燕介绍,康复病区利用王宅卫生院闲置的医疗设备、房屋及人力资源,中医院派驻医护人员负责管理,主要收治偏瘫、颈腰椎病、骨科术后功能障碍及各种老年病患者等,为患者提供针炙、理疗、推拿、牵引、艾炙等10余项适宜技术康复服务;并由中医院专家每天轮流到该康复区查房。

\n

  现在,武义县中医院王宅分院已被确定为该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省级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

\n

  邓晓文介绍,武义县中医院处于大小医院夹缝之中,逼着中医院努力拓展业务。武义县社会福利院入住300余位老人,武义县中医院就与福利院共同创建“医养融合一体化”服务格局,由该院在福利院开设“全科诊疗”门诊并设30张床位病区,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养老医疗保健。此外,县中医院还与县内5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协作,中医院专家定期、定点到卫生院坐诊,随时接受会诊和家庭出诊。

\n

  通过城市三级医院、县域二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医疗联”形式合作办医后,该院搭建起“把病人留住”的平台,建立了无障碍双向转诊通道,遇到急诊重病及时治,疑难患者向上转,康复病人往下转。

\n

  王宅中心卫生院副长孙德文告诉记者,卫生院增挂中医院分院牌子后,卫生院闲置的用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便利了当地村民就近医疗康复;专家直接来到卫生院坐诊、带教和指导,促使王宅中心卫生院3年来业务连年增长,医疗年收入从350余万元增加到900多万元。

\n

  武义县中医院探索多元办医新模式后,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水平、科技成果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促使医疗业务连年以两位数显著增长。2015年,该院门诊达31万余人次,其中中医非药物诊疗8.1万余人次;出院病人6500余人次,其中康复科出院320人。医疗收入上去了,但药占比从70%以上降到39%,门急诊和出院病人均次费用为当地县级医院中最低。

\n

  这几年来,该院的医疗业务大打翻身仗。2011年,医院业务收入仅4000万元,处于负债经营;2015年,医院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4年中翻了一番半,实现了扭亏转盈,职工人均收入也显著提高。

\n

(责任编辑:朱蕗鋆)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