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骨伤:听听中医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1-07-22 00:00:00
发布时间:2011-07-22 00:00:00
正骨篇
手法复位——看看摸摸问问听听很重要
专家观点:它是中医治疗骨折中极富特色、传奇色彩的部分,可使骨折移位得到矫正。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某人下颌骨脱臼或是胳膊摔着了,疼得不能动了,到了老中医那里看看摸摸,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咯嘣”一声,下颌骨或胳膊就复位了,也不疼了,这是真实的事情。对于一般简单的骨折或脱位,经验丰富的中医骨科医生看看摸摸诊断清楚后,手法复位也就是几秒钟的事。在手法复位时,中医大夫一般要把病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别的地方去,然后快速进行手法复位,手法复位的速度越快,病人疼痛的时间就越短。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骨折或关节移位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一些复杂的骨折还需要几个力气较大的助手配合,有的时候还要借助一些器械才能完成,这些手法复位的时间自然要长一些。
进行手法复位的前提是要诊断清楚骨折的具体部位和类型,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是望、闻、问、切、摸、量、比,必要时让病人做一些动作,看病人能否完成,或者能完成到什么地步,以此来判断伤情。这些看看摸摸问问听听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包含着很大的学问。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受伤部位的皮肤颜色是青紫色的,说明受伤肯定在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伤处的皮肤是萎黄色的,说明受伤肯定是有些日子了;让病人活动一下受伤部位,如果是骨折就能听到细微的“咔嚓”声,如果没有声响就可能是筋伤了,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了。
“把姚明留在赛场”:郭会卿教授说,脚部的应力性骨折常常发生在脚掌的第2、3块骨头。简单地讲,应力性骨折就是骨头中间裂了一个小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有骨折断端移位的情况,不需要手法复位。当然经过检查确有移位,手法也完全可以使其复位。
器械篇
小夹板固定——外敷药物+压力垫+夹板+布带
专家观点:夹板使骨折断端“亲密接触”了。
它们看起来只是一些普通的木板、竹板,甚至是树皮,有的宽一点,有的窄一点……但它们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中医骨科大夫那里,能发挥固定骨折的作用。
小夹板固定是利用夹板、扎带、固定垫的杠杆原理,通过肌肉收缩活动,防止或在一定程度上矫正骨折成角和移位。
应用夹板固定有以下优点:应用时只固定骨折部位,不影响上下两个关节的活动;能随时调整扎带的松紧度,使夹板紧贴骨折部;方便观察,可随时发现并避免血液循环障碍、神经受压等并发症;由于肌肉收缩时产生纵向挤压力,所以可使骨折端紧紧吻合;夹板的原料可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用小夹板固定的一般步骤是外敷消肿药物,放压力垫,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夹板放在骨折部位,最后在夹板中间、远近端共捆绑四道布带。
“把姚明留在赛场”:对于脚部的应力性骨折,可采用踝关节固定夹板,通过调整夹板的松紧,保证骨折断端无缝对接,并且不再移位,使骨折长得更快。
药物篇
中药治疗——三七接骨丹、伤科接骨丹
专家观点:真正能使骨痂快速生长,使断开了的骨头很快长在一起,还要靠中药。
“接骨”中药,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活血接骨药 活血接骨药中,经常使用的有煅自然铜、乳香、没药、血竭、三七等,其中的自然铜被称为接骨的“圣药”。
补肾壮骨药 经常使用的补肾壮骨药有骨碎补、补骨脂、怀牛膝、续断等。中医认为“肾主骨”,骨折时使用补肾壮骨的药物,有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
补气接骨药 常用的补气接骨药有当归、人参、鸡血藤等。
补钙接骨药 常用的含钙较高的药物有老鹰骨、螃蟹、鳖甲、龟板、虎骨、牡蛎等。
“把姚明留在赛场”: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往往会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以及患者的体质进行中医辨证,然后根据病情选择药物,常用的有三七接骨丹、伤科接骨丹等,但无论哪一种药物,一般都含有以上几类药物,这些药物既可内服,又可外敷。
练功篇
功能锻炼——手法理筋不可少
专家观点:功能锻炼体现了中医治骨折“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方针。
中医治疗骨折,在1~2周内要制动,这样有利于骨骼的生长,这是骨折恢复的早期;3~7周是骨折恢复的中期,这时可以逐渐开始活动骨折部位上下的关节;8~12周是骨折恢复的晚期,这时就可以向各个方向活动了。由于应力性骨折没有移位或移位不大,配合中药和手法理筋一般2周就可以达到临床愈合(也就是骨头完全长住),最长需要4周;一般的上肢骨折临床愈合需要4~6周,下肢骨折需要6~8周。当然,达到临床愈合还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干重体力活、做剧烈运动。
“把姚明留在赛场”:其实骨折早期也不是绝对不能动,如脚部应力性骨折早期可以活动脚趾头;后期提倡多活动,但不能过量活动,毕竟新骨生成到非常坚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不同部位的骨折都有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大体原则是早期强调“静”,后期强调“动”,这样“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功能锻炼时,医生还要使用手法理筋,使筋脉通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对于应力性骨折来说,手法理筋就更有必要了,因为应力性骨折本来就是因为肌肉长期反复过度疲劳,无法吸收外力而导致的,因此通过手法理顺筋脉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