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改善退行性关节炎

发布时间:2014-03-13 00:00:00

  退行性关节炎是关节炎当中最常见的类型,形成的原因和生活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身体的关节都有软骨在骨头和骨头当中做间隔,用来承受重量和减少关节的压力,类似像车子避震器的作用。从出生开始这些软骨就开始在做承受重量的工作,直到青壮年,软骨长成的厚度已经足够让身体正常活动,不会产生任何的不适。

  可是如果身体的姿势不正确、缺乏运动或是过于肥胖,关节在承受重量时,无法平均分摊,时间久了,关节当中的软骨会变得比较薄,使得关节的空间变得狭窄;而关节还必须继续工作,就会在骨头关节面的边缘,形成骨质增生来协助关节承受重量,也就是俗称的骨刺。骨刺多半只会在需要承受重量的关节处出现,例如颈椎、腰椎、髋关节、膝盖、足后跟、手指等部位。

  骨刺形成需要的时间是很久的,这也是为什么退化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人身上。不过近年来,许多年纪轻轻的上班族,也开始出现关节退化的迹象,尤其是长期需要低头、抬头的工作,或是久坐、久站,都会因为姿势不良,导致承受重量的机制被破坏,让退化的问题提早出现。

  退行性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僵硬、疼痛,严重的会出现肿胀、发麻等现象。多数人在初期,症状会在早晨起床时特别明显,需要先动一动,身体的僵硬感就会解除。不过,退化初期的不适感,可以藉由活动、伸展而纾缓下来,问题容易被忽略而延误就诊。

  无论是哪一种关节炎,改善症状最重要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动”。很多人会问,关节已经在痛了,怎么动呢?就是因为已经在疼痛了,如果再不多活动锻练肌肉,肌肉会变得更加虚弱,造成更多的关节伤害,疼痛感变得更剧烈。

  对于已经有退行性关节炎的患者来说,不同程度有不同的做法。初期到中期的患者,可多走路,至少一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运动量。

  过去的学术研究中发现,走路对于退行性关节炎的患者,在疼痛指数上有缓解的效果。而把速度放慢,穿上舒适的鞋子或使用矫正型的鞋垫,则可减缓走路对膝盖所产生的负担。

  疼痛感更严重的人,则可尝试在“水中走路”。水中的阻力,对于在活动中的关节,有一层保护作用,也因为有阻力,同时可锻炼肌肉的力量,对于训练肌肉的柔软度、关节的活动度,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在水中活动时,水温最好偏温热,因为当水温太低时,肌肉会不自主地紧缩,就不适合做肢体的训练。在水中走路之前,可以在水里面先暖身一下,大约花10分钟摆动身体各个关节,每个关节都活动到之后,再开始水中的走路。在水中走路时,尽量让自己身体的摆动大些,每一个步伐都要让关节活动到最极限,速度可由慢到快。

  平时在家,可用热敷的方式来减缓疼痛。将热敷袋放置在疼痛、僵硬的部位,一天3次,一次10~15分钟左右,或者泡澡或冲热水澡,虽然无法根治退化的关节,不过对于暂时减缓疼痛,有很好的效果。

  在腰椎以下所形成的关节退化,可以藉由矫正型的鞋垫来平衡纠正。关节退化的主因之一,就是受力失衡,矫正型鞋垫可协助患者在行走、站立时,维持身体受力应有的平衡机制,当重量更平均、更有效率地被分布在各个关节时,关节退化的速度就可以控制下来,慢慢地减缓疼痛。(雷辉志)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