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位主要在结肠黏膜层,以溃疡病变为主,其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脓血便,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腹痛”、“腹泻”、“痢疾”范畴,现代中医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曰:“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沈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均有关联,其中与肝、脾联系更为密切。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肠道,以致气血壅滞,气机阻滞则大肠通降不利,故有里急后重;不通则痛,而见腹痛;湿热蕴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可见肛门灼热、烂便或泄泻;湿郁热蒸、气血凝滞,腐败肠间以致血络受伤而出血。
黄某,男,48岁。
2005年8月12日初诊。患者反复腹痛、腹泻半年,时有泄泻或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感,排便后可缓解,腹痛腹泻无规律性。近1周上述症状加重,大便伴有鲜血,脘痞纳少,自诉排便时肛门有少许灼热感,舌红有瘀点、舌苔薄黄,脉弦滑。患者患糖尿病5年,长期药物治疗。体查:左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2005年6月行电子肠镜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大瘕泄。西医经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医生本建议行激素治疗,但因患者有糖尿病史,遂考虑先行中医治疗。治以理气健脾化湿,止血敛疮。予以激愈方化裁。处方:陈皮10g,防风10g,白术15g,白芍15g,木香5g,香薷10g,厚朴10g,扁豆花10g,川连3g,地榆10g,槐角15g,田七末(冲服)12g。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复诊:服用7剂后症状明显缓解,自诉无血便,尚有腹痛不适。上方去川连、地榆、槐角、田七末,加淮山药15g、茯苓15g、枳壳10g,继服7剂后症状基本控制。
【组成】陈皮10g,防风10g,白术15g,白芍15g,木香5g,香薷10g,厚朴10g,扁豆花10g,川连3g,地榆10g,槐角15g,田七末(冲服)12g
【功效】理气健脾化湿,止血敛疮。
【主治】溃疡性结肠炎属肝脾不和,湿热蕴结者。
【组方原理】治疗当以通利肠道,调和气血为主,同时配以疏肝健脾、祛湿清热、化瘀止血等多种方法,方可奏效。方中应用木香、厚朴、陈皮理气,气畅则痛止;白芍柔肝缓急止痛;扁豆花、香薷清热化湿;黄连燥湿泻火解毒,药理证实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保护胃黏膜损伤与溃疡等作用;白术、防风健脾燥湿;槐角、地榆、田七通利肠道止血。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和中止痛、清热化湿止泻之功。药证相符,则邪去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