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近视眼怎么恢复

发布时间:2014-04-08 00:00:00

近些年来,经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近视眼的发生还与饮食习惯不良及钙、铬两种元素缺乏密切相关。

例如,过多地吃糖和高碳水化合物,会使眼内组织弹性降低,微量元素铬的储存减少,眼轴容易变长。另外糖吃多了,血糖含量增加,会引起房水和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当房水进入晶状体内时,会使晶状体前后径变长,引起近视眼的发生。钙和铬这两种元素,则直接影响人体对眼睛里液体压力的调节,如果眼睛的液体压力能保持正常,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近视眼的发生。

因此,在生活中青少年要适当多吃些富含钙和铬这两种元素的粗面、糙米,少吃糖果,限制猪油和高蛋白动物脂肪的摄入,减少人体内铬的排出。
 

近视眼按近视的程度分三类:-300度以下为轻度近视;-300至-600为中度近视;-600以上为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600以内,绝大多数眼是健康的,用适当的镜片可将视力矫正到正常。若在20岁以后近视度数仍在加深,并有病理性变化者,称进行性或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可发生多种并发症:

白内障因眼部组织变性及血液循环障碍,可形成晶状体混浊,引发白内障。

青光眼近视眼患开角型青光眼是正常人的5-7倍。近视眼角膜曲率较大,房水流畅系数较低,易形成青光眼。因病程进展缓慢,病理性近视合并青光眼常被漏诊。

玻璃体病变随着近视度数增加后,玻璃体腔也逐渐变大,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液化,有部分玻璃体浓缩成灰白色膜样或条索状混浊,患者眼前常出现如蝇蚊飞舞状或旗帜飘扬的感觉,视物模糊,严重的会造成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眼球转动时眼前闪光。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中、高度近视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8-10倍。患者眼前会出现闪光,中心视力下降,视野有缺损。

黄斑出血屈光度达-800度以上时患者易发生黄斑出血,表现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或无新生血管)出血,暗红色,且同一位置易反复出血,这时视力会明显下降,多数视力小于0.1。

黄斑变性60岁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当供应黄斑的脉动络膜血管闭塞或消失时,黄斑区神经上皮细胞萎缩而发生囊样及盘状变性,中心视力会明显下降。

黄斑裂孔发生黄斑变性后,黄斑区存在长期营养障碍,易发生视网膜-玻璃体的粘连牵引,形成裂隙孔。严重时视力下降明显,一般在0.1左右。

斜视近视眼因调节与集合功能的异常,可伴有外隐斜,若近视没有纠正,逐渐发展可导致外显斜。眼肌平衡功能失调近视及早产儿高度近视,可伴有眼内斜。
 

患有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人群,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以减少健康隐患。

(1)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视力低下,难以矫正,配镜时应低度矫正,争取视力有所提高而又能保持舒适。高度近视眼配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矫正视力比普通眼镜好,且可以减少普通眼镜的三棱镜效应、视野受限等不适。

(2)锻炼身体要适度,不宜做剧烈爆发性运动。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跳水运动等,避免碰撞头部,导致眼球外伤。眼睛痒时不要用力揉眼睛,以防视网膜脱离。

(3)平时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

(4)眼前突然出现大量黑影,尤其是伴有眼前闪光时,要及时就诊。这时可能是玻璃体后脱离。后脱离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治疗。

(5)高度近视引起白内障,早期可选用氨碘肽、卡他林、白内停、法可林、谷光甘肽滴眼液等,明显影响视力时,要手术治疗。
 

不少人认为,有近视的人不会得老花眼,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这是因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近视眼的人眼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衰老退化现象,调节能力会随之逐渐减退。从定义上来说,近视眼:看近清楚,远处模糊。老花眼:看近模糊,远处和原来一样。没有近视的老人,看远的时候不需要戴眼镜,看近才需要。近视眼和老花眼能抵销的也只是“看近”的这一部分,看远时仍然是近视状态。所以说近视患者在配戴花镜时,不仅需要依据其年龄,还要参考他的近视度数。而且,老花眼最多也只有300度,只能抵消近视眼的人看近的300度。例如有个600度近视的人,被老花眼抵消了部分度数,那他还需要戴剩余无法抵消的度数的近视眼镜。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近视的老人,在阅读时摘下近视镜,有时还要再将书本适当向近或远处移动,就是因为他们在近视的基础上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老花眼。

老花眼与年轻时用眼有一定的关系,眼睛劳累过度,老花眼会提前“报到”。因此,我们平时应注意科学用眼,别总让眼睛处于疲劳状态,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1、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用电脑一个小时左右要休息10分钟,闭目养神或者远眺,也可做眼保健操。

2、很多人因为太专注于工作,常长时间盯着屏幕,导致眼疲劳。对这种情况,除了要及时休息外,不妨多眨眨眼,这个小动作可让眼睛分泌泪水,保持眼部湿润。

3、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用电脑时,应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方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4、调整工作环境和条件。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荧光屏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桌椅与电脑的高度要匹配。

5、要多参加户外运动。平时应保障充足的睡眠,不宜熬夜。注意平衡饮食,不挑食。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