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治老寒腿冬天不发病

发布时间:2016-07-31 00:00:00

小区张大爷长年受老寒腿的折磨,冬春膝关节冷痛难忍,夏秋虽有所缓解,可阴雨天也会发作,实在是痛苦不堪。其实,像大爷这种情况的人很多。据统计,40岁以上有近50%的人患老寒腿,70岁以上几乎100%的老人有不同程度的老寒腿。专家提醒,马上就要入伏了(7月22日),利用伏天这个天然有利的时机来治疗老寒腿,能减轻甚至避免其冬季发病。

老寒腿是一种以膝关节退行性损害为主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两年以上的膝关节疼痛,怕冷、怕风、屈伸不利,且冬春寒冷季节症状加剧,夏秋季节缓解或不发作。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膝关节酸软无力、剌痛、肿胀畸形等症状,严重者不仅有残疾的可能,还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等疾病。中医认为,老寒腿是本身正气不足,又感受风寒湿邪所致,主要发于膝关节的寒性病,由于冬季阴寒盛,故症状最为严重,且此时人体阳气相对虚弱,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此时人体阳气也最旺盛,如果借助外界有利时机,利用中医内服、外冼、点穴、艾灸特色方法,通过温阳散寒、祛湿除风、活血化瘀等来治疗老寒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随着年岁增长,中老年人肝肾亏虚,膝关节功能下降,难免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再加上受寒受风,久居湿地,涉水淋雨、吸烟、肥胖等因素会诱发或加重老寒腿。专家建议:中老年人除了避免以上不良因素,还应多吃富含蛋白质及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豆浆、白菜、排骨等。中医又根据引起老寒腿的不同病因,将老寒腿分为五种不同的证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伏天采用相应的方法治疗,以减轻病症,缓解痛苦。

1.寒凝型寒属阴邪,性凝滞,侵袭人体则气机不畅,寒凝气滞,阻于膝关节,导致局部经脉不畅,不通则通。由于受寒严重,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剧烈如刀割,昼轻夜重,伴局部怕冷怕风,屈伸不利。治宜温经散寒。

桂香护L膝:取桂皮、八角、小茴香各20克,研为细末,装入两层棉布中,纵横缝纫。后做成两个膝盖大小的护膝药包。于伏天第1天起晚上睡觉前带在膝上,早上取下,连用至伏天结束。每伏换1次药包。方中三味药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缝于护膝内佩戴,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更快,疗效更好。

艾叶水外洗:艾叶2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取药汁倒人盆中,待不烫而温热时用毛巾蘸药汁,洗敷膝关节及小腿,每次15分钟,伏期每天晚上睡前1次。用温热的艾叶外洗外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温经散寒止痛,对寒凝型老寒腿效果极佳。

2.风盛型风邪致病具有善游走的特点。在受寒的同时,又感受了风邪,则风寒合而侵袭膝关节,可导致膝关节及周围冷痛,痛处游走不固定,关节屈伸不利等典型症状。治宜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牛膝汤熏洗:牛膝15克,独活、防风各10克,加水2000毫升煎30分钟,用热气熏蒸息侧膝关节及小腿,待不烫时,用毛巾蘸液洗患处,每次20分钟,伏天内每天1次,1剂药可用2天(第二天直接取药渣加水煎煮)。独活祛风散寒,除痹止痛;防风擅长祛风;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通过先熏后洗的方法,一来可利用热度祛除膝关节的风寒,二来可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膝关节,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足底贴药:防风、秦艽、威灵仙、透骨草各3克,研为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睡前敷于足底涌泉穴,早晨去掉。从头伏第1天开始,每3天1次,持续使用至伏天结束。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秦艽祛风湿,止痹痛;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透骨草祛除风湿,活血止痛。贴于涌泉穴,可通过经络使药物有效成分直达病所。

3.湿重型湿邪和寒邪合而侵袭人体,寒湿留滞于膝关节,从而导致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伴有小腿沉重感,阴雨天尤重。治疗应祛湿散寒,温.经通络。

参芪薏米粥:党参3克,黄芪5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薏米50克,煮粥服食,伏期每天1次。党参甘、平可健脾益气,黄芪甘、微温,利水消肿,行滞通痹,薏米利水渗湿,健脾除痹。三者合用,祛湿散寒效果更好。

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一侧抬高,与床面成45度角,膝关节自然伸直,停留10秒,同时配合逆时针按摩膝关节,然后换腿操作,此为l组。每次10组,伏期每天2次。通过直腿抬高与局部按摩,可促进膝盖血液循环和水液代谢,从而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

4.瘀血型此型多见于寒凝型和湿重型老寒腿五年以上的患者。由于感受寒湿日久,导致瘀血停滞于膝关节而发病。患者常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刺痛,痛处固定不移,外表颜色紫暗,治宜活血化瘀、通络祛邪。

桃红四物汤:熟地、当归各9克,白芍6克,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加水煎煮2次,每次半小时,取药升合并,分早晚2次,于头伏、中伏、末伏的前5天服用·,每天1剂。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白芍养血和营;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全方对治瘀血型老寒腿效果甚好。

灸血海:以艾条灸血海穴,每次10分钟,伏期每天1次,上午9~1l点灸效果更好。血海穴是脾经穴位,有活血化瘀之功;加以艾灸可温经散寒,活血祛瘀,有利于老寒腿康复。

5.肾阴虚型此型多见于五年以上寒凝型老寒腿患者,由于感受寒邪日久,损伤肾阳,阳虚则寒,内外寒合而为病,导致膝关节冷痛,喜暖恶寒,伴有小腿酸软无力,足跟疼痛,手足不温等症。治宜温补肾阳,祛寒通络。

韭菜炒核桃:韭菜150克(洗净切段)核桃仁20克(拍碎)同入锅炒,至韭菜熟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伏天内。每天吃1次。韭菜味甘、辛,性温,能补肾助阳散瘀;核桃味甘、性温,温肾阳,散内寒。坚持食用能有效缓解老寒腿症状。

揉大椎:四指并拢,顺时针按揉大椎穴(低头时用手摸后脖子,有明显骨头突出处),每次3分钟,以感觉酸、麻重、胀为宜。伏期每天1次。大椎、穴为阴脉之海,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与督脉的阳气在此会聚并上行头颈,常按可激发人体阳气,散寒止痛,有效治疗老寒腿。(肖德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