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教授“血水终始,通利为治”学术思想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27 00:00:00

马勇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已三十余载,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关节退行性疾病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马师主张从“血水同病”的病机出发治疗骨伤科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笔者跟老师侍诊时,有幸观其精湛医术,浅习一二,现述如下。

1思想依据

1.1理论依据尊《素问·举痛论》:“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1]”之旨,骨伤疾患历代医家主要以瘀血内阻为病机关键。如《玉机微义·损伤门》:“损伤一证,专从血论[2]。”但是“血”与“水”的密切联系常受忽略。《素问·脉要精微论》:“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1]。”《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3]”。《内经》的论述开辟了血水互病的理论基础,后世仲景对之进一步阐明。如《金匮要略·水气篇》:“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4]。”延至明清,古人对血水互病的认识得到了极大发展,趋向成熟。如《血证论·肿胀》:“血中有气即有水……是水与血,原并行不悖。失血家,其血既病,则亦累及于水[5]。”《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故水病则累血……是血病而兼水”,“血虚即是水虚。一而二,二而一也[5]。”正基于水血互病的密切联系,故对骨伤疾患的论治,古人亦提出经典的治疗法则,《血证论·吐血》:“又有瘀血流注,四肢疼痛肿胀者,宜化去瘀血,消利肿胀[5]。”可见,在古籍中就已形成了“血瘀不离水,水病不离血”的思想。

1.2方药依据古人对血水互病论之甚详,古人治骨伤疾患亦遵“化去瘀血,消利肿胀”之法。如《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理伤续断方》和《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伤损方论》共载方46首,其中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伤损疾患者达32首,活血燥湿方2首,单以活血不从水治者8首,余4首。其中,活血利水法常以大剂利水药为特点,如取五加皮二斤,赤小豆一斤,牵牛子十两,木通二两等[6]。陈实功《外科正宗·跌扑》调中二陈汤,以陈皮、茯苓、大腹皮、槟榔、桔梗等宣肺调中,利水消肿,红花、川芎、当归等活血化瘀,共奏调气活血,利水消肿之功,同时全篇共载五方,四方活血利水并用[7]。《医宗金鉴》跌扑伤首方即为大成汤,而金疮伤开篇方为三黄宝蜡方,方以当归、血竭、藤黄、乳香、刘寄奴等活血止痛,红芽大戟、琥珀活血散结,利水消肿,同样突出了活血利水法的运用[8]。由此可见,古人运用方药的虽然在变革,但以活血利水为要法的思想一直延续。1.3临床依据“血水互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在骨伤疾病亦甚突出。如骨折早期患者常有皮下紫斑和显著组织肿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根常受到突出椎间盘压迫以及免疫或化学炎症刺激,常导致微循环障碍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局部组织水肿[9];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损伤患肢血流明显下降,微血管痉挛收缩,发生扩张、充血、血浆渗出、组织水肿[10]。凡此等等,均突出了血水互病在骨伤科疾病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马勇教授研究骨伤疾病数十年,其在临床上发现骨伤患者在瘀血为患的同时,常患有明显或潜在的组织水肿的表现。对于某些处在疾病急性期的患者,速利水湿,消其肿胀常常能取到比活血化瘀法更快地缓解病情的效果,而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补虚培元之时,活血与利湿并重,不仅能良好地预防疾病的急性发作,而且更有利于消除患者困重、疼痛迁延不解等症状。因此马勇教授认为骨伤疾患,血水为病贯穿始终,因而提出了“血水终始,通利为治”学术思想。

2病因病机

2.1气血瘀阻,血水互病疾病早期或急期,常由于筋脉破损,气血外溢,或外感邪气,阻滞经络,气血失畅,败血壅滞,闭塞不通,导致“不通则通”。马勇教授认为,整体观是中医理论一大核心,在人体内环境上,气、血、津、液是为内在整体,一方面出现失衡,必然会扰及其他方面的紊乱。骨伤疾患,血瘀停滞是为原发病理因素,但它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的一个内在平衡性,故必然会引起继发性病理改变,最终导致气、血、津、液的平衡紊乱,其中血停为瘀,气滞郁热,津停为水,最终形成了血水为患的病理特征,同时临床上可发现,从“瘀血内停”到“血水互病”并不存在明显的时差,但瘀血内停,津液运行即滞,而停聚为水湿。在现代临床上,“气血瘀阻,血水互病”之证常可见于骨折、脱位早期、术后静脉栓塞形成、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慢性劳损性疾病急性加重期等。

2.2营卫不和,津停为水《正体类要·序》:“且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实,藏府由之不和[11]。”由此可见,骨伤疾患早期气血瘀阻,渐及营卫不实或不调,变生水液代谢不畅。如《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曰:“夫水肿病者,皆由荣卫否涩……[12]”。《研经言·原营卫》曰:“惟血随荣气而行,故荣气伤则血瘀;津随卫气而行,故卫气衰则津停[13]。”马勇教授认为,随着骨伤疾病的发展,因瘀血未尽,气血耗伤,营气内损或郁阻于脉内,卫气有伤而滞乱于脉外。营气者,与津并行于脉内,津随之也,卫气者,输津于全身,导津行也,今营卫不实或郁滞,则津随营气停于内,复被卫气乱于外,泛于筋骨,停于肌肤。在现代临床上,“营卫不和,津停为水”之证主要见于骨折、脱位中期、术后早期、急性软组织损伤中期等。

2.3气血不足,湿病及络骨伤疾患晚期或慢性期,由于久病劳伤筋骨,病人常有气血虚弱,正气不支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咸生肾,肾生骨髓[1]。”《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3]。”因此久病气血不足,病位主要肝、脾、肾三脏。脾者,运化水液之主,但脾胃虚损,水液不运,则生湿聚饮;肾者,水之主,全身水液代谢之关键,若肾气不足,升清降浊失司,则清液不升,浊液不降,转而逆乱,泛于肌肤;肝者,疏泄之主,气血调和之要,津液运行之辅,但其为虚,疏泄无权,津液不行,气血乃殃。故马勇教授认为,疾病后期,由于病人肝、脾、肾亏虚,水液运行、代谢障碍,常容易导致水湿内聚。水湿内聚,则乘于正虚,干于络脉,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湿病及络。故此期以气血不足,湿病及络为关键。在现代临床上,“气血不足,湿病及络”之证主要见于骨折晚期、术后恢复期、急性软组织损伤晚期、慢性劳损性疾病慢性期等。

3辨证分治

3.1气血瘀阻,血水互病肢体疼痛肿胀明显,活动功能障碍,食欲不振,声高气急,甚或皮肤青紫,出现张力性水泡,恶心呕吐,小便不畅,大便不通,舌紫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稍腻,脉弦紧。

治宜消利肿胀,活血止痛,方选自拟活血通络汤加减,药用薏苡仁、苍白术、茯苓、泽兰、泽泻、牛膝利水消肿,牡丹皮、丹参、鸡血藤、地龙、蜈蚣、骨碎补活血化瘀,通经止通。若肿胀显著,甚至出现张力性水泡等,宜以大剂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之药速缓病势,如茯苓30g,泽兰15g,泽泻15g,槟榔10g等;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予枇杷叶、半夏、大腹皮、生姜、山楂等;若二便不通,以大成汤加减,方以大黄、芒硝、厚朴、枳壳等攻下逐瘀,通利二便,红花、当归、苏木等活血止痛,槟榔、大腹皮、茯苓、泽泻等代木通以消利肿胀。3.2营卫不和,津停为水肢体疼痛减轻,肿胀未消,困重疲乏,低热,动则汗出或夜间盗汗,食欲不佳,二便常涩,舌淡红或淡紫,苔薄稍腻,脉濡。

治宜调和营卫,通利活血,方选桂枝黄芪五物汤合五苓散,以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疏利脾滞,黄芪护卫固表,补气行水,五苓健益脾胃,通利三焦,利水消肿。若肿胀较显或不消者,重以黄芪,辅天仙藤、鸡血藤、青风藤等;若困重疲乏明显,加党参、当归、蚕沙、白扁豆、砂仁、苍术等;若低热时发;若食欲不振,二便不畅者,加木香、陈皮、枳壳、厚朴、砂仁、当归、鸡内金等。3.3气血不足,湿病及络肢体疼痛肿胀不显但困重异常,活动欠利,麻木不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嗜睡寐差,不欲饮食,便溏质软,舌淡红或黯,苔白腻,脉沉细。治宜补益气血,通络利湿,方选独活寄生汤,以当归、杜仲、川断、桑寄生、党参等补益三脏,独活、川芎、防风、茯苓、牛膝等通络利湿。若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明显者,加黄芪、白术、适量附片补气温阳行水;若不欲饮食者,加薏苡仁、鸡内金、生山药、木香、炒谷麦芽等健脾消食,以促药吸收;若疼痛时复者,加少量红花、丹参、苍术、参三七、地龙等;若麻木不仁者,改当归30g,加黄芪30g,白芥子10g,薏苡仁30g,桂枝10g。

4总结

马勇教授认为,活血利水法具深刻理论基础,详载于古代方药,为现代临床所证实,因此具有科学性、可靠性。相对于活血化瘀之法,活血利水之法,站在整体观的角度,深入探索,以活血促进利水,以利水加强活血,更为全面、深入。故在骨伤疾患中,应特别重视通利之法的运用,将其立于治则的角度[14],而不仅视为某治法。总之,骨伤疾病,早期壅滞为主,治以消利肿胀,活血止痛为要,中期气血耗伤损及营卫,治以调和营卫,通利活血,晚期以脏腑损耗为主,治以补损养虚,通络利湿。此外,通利之法不应局限于骨伤科疾患,应延生推广,开拓创新。凡有瘀处,当虑水患,凡有水处,当思瘀滞,始终站在整体观的高度,细思详虑,疾病总能迎刃而解。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作者:苑文超周龙云马勇郭杨王磊潘娅岚许炜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