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痹中医验案方

发布时间:2018-07-19 00:00:00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中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之说。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气血凝涩不行之意,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为主证,或兼感重著、痠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症范畴。痹症的发病一般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可能开始有发热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出现关节疼痛症状,其疼痛或呈游走性或长期固定在一处,或刺痛,或麻木,或肿胀。痹症往往呈渐进型或不规则的发作型,在反复发作期间,部分患者可见到瘾疹,渐进型多发生于关节的隆突部位,大如麻豆,坚硬,不易消散,无触痛;不规则的发作型多发于四肢内侧及躯干部,为淡红色不规则环状圈,时隐时现,病久则可见骨节僵硬变形、疼痛、肌肉萎缩或筋脉拘急牵引等症状。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病证,可按痹证辨证治疗。
  
郑某,女,73岁。

2006年1月12日初诊,头项痛多日,右手臂麻痹,右胸痛,双下肢关节疼痛难忍,不能步履,入夜难眠,膝踝关节局部明显红肿灼热,小腿浮肿,舌红苔黄,脉细数。因年老,加之起居不慎,感受邪气,郁阻脉络,气血运行受阻,久而化热,中医辨证属热痹。处方:羌活10g,川芎10g,白芍15g,赤芍15g,防风10g,知母10g,益智仁10g,茯苓15g,天麻10g,丹参15g,杜仲15g,寄生15g,桑螵蛸10g,葛根15g,7剂。2006年1月19日二诊:双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减半,舌红苔白,脉细。处方:守上方,加全虫5g,细辛3g。2006年2月16日三诊:双膝关节痛大减,仍有右项肩至臂痹,舌淡苔薄,脉细弦。处方:全虫5g,细辛3g,羌活10g,防风10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0g,杜仲15g,丝瓜络10g,地龙10g,老桑枝15g,黄芪20g,7剂后,诸症基本消失。

【组成】羌活10g,川芎10g,白芍15g,赤芍15g,防风10g,知母10g,茯苓15g,天麻10g,丹参15g,杜仲15g,寄生15g,桑螵蛸10g,桂枝5g

【功效】祛风湿,益肝肾,养血清热。
  
【主治】风湿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

痹者闭也。痹证以寒证为多,热痹也不少见,也有风寒湿痹化热者,《类证治裁》所谓“寒湿风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南方多湿热,湿热之邪滞留肢体筋脉日久,关节、肌肉、经脉闭阻,不通则痛,风邪乘势侵袭,则疼痛游走不定,或局部疼痛恶风。治宜祛风湿,清热养血。方中羌活防风茯苓祛风湿;川芎白芍赤芍丹参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痹证多发于老年人,而老年人多肝肾亏虚,杜仲、寄生益肝肾;知母清热养阴津;天麻通经活络,兼除湿热。桑螵蛸收湿止痛,少加桂枝反佐以通阳化湿,诸药合用,疗效较为满意,临床用此法治验较多,对于闭阻较甚痛剧者,可酌加虫类药如全蝎、土鳖虫等,透骨搜风;久痹伤气,正气不足者,加黄芪20g,重在补气,宗补阳还五之意,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加减运用】热痹甚者,加桑枝15g,丝瓜络10g,地龙10g;下肢湿热甚者,合四妙散;上肢热痹甚者,加金银花藤20g,连翘10g;肾阳力亦不足者,加益智仁10g;舌红,口干者,加葛根15g;痛甚者,加全虫5g,细辛3g;兼肿者,加桂枝10g,白茅根30g;舌淡苔白者,加黄芪20g。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