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临证取穴异于常法

发布时间:2021-07-26 00:00:00

腰腿痛与足少阴、足太阳、足少阳、督脉等经脉有关,如足少阴之脉循行“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经筋“其病……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属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抑”,足太阳膀胱之脉“挟脊仰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国医大师贺普仁临证常用的治疗腰腿痛的腧穴亦多位于太阳、少阳等经脉上。同时,贺普仁认为“病多气滞”,认为气滞是疾病发生发展不可逾越的主要病机,临证取穴重视气血的作用,最善取用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上的伏兔。贺普仁还强调“治腰先治肾”,在此基础上,他亦善于单用人中、养老、环跳等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引起的腰腿痛。临证取穴异于常法,本文将从穴性原理、定位取穴及刺法、典型病例等方面介绍贺普仁治疗腰腿痛的经验用穴。

人中

穴性原理人中一名,首见于《灵枢经·经脉》“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天气通于鼻”,天在上为阳;“地气通于口”,地在下为阴;“天食人以五气”,人中位于督脉上,督脉循行贯腰脊,故对急性腰扭伤有立竿见影之效。

定位取穴及刺法贺普仁认为:人中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点处。微通法::毫针针刺,针尖向鼻中隔方向,直刺进针0.5~0.8寸。贺普仁亦有应用人中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用法。取穴则从平人中穴所在,人中沟外侧处透刺对侧的刺法。

典型医案患者,男,44岁。2016年11月19日初诊,主诉:因搬抬重物不慎挫伤腰脊1天。刻见:患者因腰部活动受限,致前后俯仰、左右转侧均感不利,起坐时需用手臂撑支。贺普仁遂取穴人中,从平人中穴所在,人中沟外侧处透刺对侧,持续行针1分钟后,患者当时起坐即不需用手臂支撑。遂留针20分钟,针后患者起立、蹲坐、俯仰等动作自如,仅局部稍有酸楚;次日复诊,腰部功能活动自如。

养老

穴性原理养老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养老,手太阳郄,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者中”。其穴在手尺骨茎突上一空,腕后一寸凹陷处,为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大凡阳经郄穴以治痛为显效。本穴可治由外邪侵犯本经脉气以及本经主液体所发生的病变。手太阳经在背部交会于督脉和足太阳经,太阳经贯通上下,达于四肢,故对于肢体活动障碍甚为有效。贺普仁单取养老治疗因腰肌劳损,或外受风寒,或突遭外伤,引起局部气滞血瘀、经脉闭阻不通的腰腿痛,结合一定的补泻手法,可疏通经气、活络止痛。

定位取穴及刺法正坐或正卧取穴。在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取穴法:①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是穴;②掌心向下,用另一手指按捺在尺骨小头的最高点上,然后掌心转向胸部,当手指滑入的骨缝中是穴。微通法:毫针针刺,掌心向胸,向肘关节方向,斜刺进针0.5~0.8寸,治疗急性腰痛。温通法:治疗颈肩腰腿痛,艾烛灸3~5壮,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

典型医案患者,女,42岁。2017年5月6日初诊,患者诉自2017年3月底因天气变化开始出现腰及右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稍久即觉腰部以及右下肢疼痛麻木,行走不便,遂行腰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并行常规治疗,经治月余症状未见明显变化,随来就诊。取养老穴,遵贺普仁用法,施以龙虎交战补泻手法,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行针过程中患者即感疼痛明显减轻,嘱其继续活动腰部及右下肢,留针30分钟,其间及起针时各行针1次,以加强针感。继予辨证施以中药善其后。

环跳

穴性原理《针灸甲乙经》言“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阳脉气所发”,环跳位于少阳胆经,又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足太阳经分布于腰、臀和下肢的后面;足少阳胆经分布于髂部和下肢的外侧部;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筋结于踝、膝、腘、臀和骶部。又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筋骨是人体结构的主体,关系着人的运动。根据经络分布及其主病,结合环跳穴位于髋部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环跳穴是治疗腰腿痛、中风后下肢不遂瘫痪的主穴。此外,足少阳“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足厥阴“环阴器”。因其皮下深浅层有多条神经分布,针感可向多个方向放散。如针尖偏向于外阴,提插刺激,针感可传至阴部,通过其相表里的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的联系,所以本穴尚可用治阳痿遗精早泄、尿潴留等生殖系统疾患。

定位取穴及刺法俯卧或侧卧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点处。微通法:毫针直刺,针尖向外生殖器方向,进针3~3.5寸,局部酸胀针感,或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毫针直刺或左右探刺,进针2~3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关节,本穴的取效关键在于针感。针刺时以4寸毫针刺入环跳3.5寸深,向内上方刺。

典型医案患者,女,37岁。2016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诉10天前因用力不慎扭伤腰部。当时患者尚可活动,未曾治疗。次日晨起后遂觉腰部疼痛,起床困难,不能弯腰、转侧。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并有向右下肢走窜感。经X线诊为“腰椎关节骨质增生”。现症:腰痛时轻时剧,活动受限,局部怕凉。伴有右下肢放射痛,痛重则抬腿困难,纳可,二便调。取环跳行毫针刺法,针感向下窜走,留针30分钟,初诊起针后,患者即感腰痛明显减轻,下肢疼痛基本消失,稍有不适感,并辨证施以汤药。隔日复诊时腰痛未见反复。

伏兔

穴性原理伏兔首见于《灵枢经·经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位于骼前上棘与骸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骸底上6寸,位于大腿前面股四头肌处。《针灸甲乙经》认为该穴“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归属于足阳明胃经,又为“脉络之会”,故具有强腰益肾、通经活络之用。贺普仁常用之治疗下肢麻木、肌肉萎缩、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贺普仁运用本穴的特点是令患者采取跪姿进行针刺,只有取跪姿,才能充分体现伏兔穴的穴名、穴性特征。采取这种特定的姿势后,使股四头肌隆起,便于取穴和操作,利于准确定位和得气。如患者不能坚持此体位,可缩短留针时间。

定位取穴及刺法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膑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跪取伏兔是贺普仁临床常用显效穴之一,特别是治疗坐骨神经痛。治疗时,患者体位很重要,一定是屈膝跪取。微通法:屈膝跪坐,毫针直刺2.5寸,酸胀针感可至膝部,治疗坐骨神经痛。仰卧,毫针直刺,局部酸胀感,治疗腿痛痹证。温通法:火针点刺3~5分,治疗中风、痹证、小儿痿证。

典型医案患者,男,27岁,2017年5月22日就诊。主诉:因前日夜间受风,晨起突发右腿疼痛。刻见:患者因右腿疼痛,痛甚不能正常行走,坐卧不宁。嘱患者屈膝跪坐,取伏兔穴,毫针直刺2.5寸,大幅度提插泻法,患者刚跪坐时痛苦状,需用两手支撑,方能坐下,针后1分钟,患者感觉疼痛减轻,手不用支撑,身体可后移。臀部可坐于足上,留针20分钟后,疼痛消失,步履如常。(赵志恒刘保红焦召华李岩徐家淳)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