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痹作为病证有狭义广义之分 也有内外之别
发布时间:2022-05-27 00:00:00
发布时间:2022-05-27 00:00:00
•痹有狭义、广义之分,也有内、外之别。狭义之痹专指痹证,广义之痹泛指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外痹者由外邪侵犯人体较表浅部位所致,内痹者则由外邪“内舍”脏腑而致。
•痹以“闭塞”为义涵盖了上下内外各种呈现“不通”状态的许多病证,概念的泛化性明显。就实际应用情况看,现把风寒湿热等邪犯肢体者谓之“痹证”,而其他病因、病位出现闭塞者则多是借用“痹”之名。
痹,《说文解字》释为“湿病也”。作为专用概念,痹在中医学中或指一类病证,或指一种病机等,但记述繁杂,且因标准不清晰而所指不一。笔者加以梳理分析,发现痹以“闭塞”为义涵盖了上下内外各种呈现“不通”状态的许多病证,概念的泛化性明显。就实际应用情况看,现把风寒湿热等邪犯肢体者谓之“痹证”,而其他病因、病位出现闭塞者则多是借用“痹”之名。
痹之义
《黄帝内经》论痹甚详,除有《素问·痹论》与《灵枢·周痹》两篇专论外,还有40余篇有所论及,且以“痹”为名之病证即有50余种。而所论之痹,日本医家丹波元简在《素问识》中概括云:“痹有四义:有为病在于阴之总称者,见于‘寿夭刚柔篇’;有专为闭塞之义者,如食痹、喉痹是也;有为麻痹之痹,王(王冰)注云‘㿏痹’者是也;有为痛风历节之义,如本篇行痹、痛痹、着痹之类是也。”但总不离乎闭塞之义。
《金匮要略》对《黄帝内经》之痹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有专篇论述血痹与胸痹,还在《痉湿暍病》篇论述了湿痹证治。此外,《中风历节病》篇云:“夫风之为病,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对此处之痹,有学者认为非教科书所释之痹证,解为“闭塞不通”似更合文意。
而关于痹的“闭塞”之义,历代医家所识基本一致,如《中藏经》言:“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再如《景岳全书》云“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如《素问直解》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还如《症因脉治》言“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另有《医学入门》言“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或痛痒,或麻痹,或手足缓弱”等。
痹之类
历代文献对痹的记述非常丰富,以痹为名的病证也有很多。如按病因分类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风冷痹、燥痹、暑湿痹、气痹、痰痹、瘀痹、蓄血痹、食痹等;按病位分类有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脏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六腑痹(肠痹、三焦痹、胞痹)及耳痹、目痹、喉痹、胸痹、臂痹、肩痹、足痹、血痹、络痹、浮痹、深痹等;按症状分类有行痹、痛痹、着痹、挛痹、枯涩痹、水瘕痹、暴痹、久痹、众痹、周痹、大痹、远痹、留痹、痼痹、顽痹、偻痹、尪痹等;按发病季节春夏秋冬各分为孟、仲、季分类有十二痹;按病性分类则有实痹、虚痹、阳痹、阴痹等。
其中有一病多名者,如风痹又称行痹或周痹,也有称筋痹、痛风、走注者;寒痹,亦名痛痹、骨痹;湿痹又名着痹、肌痹等。还有一名多义者,如痛风,或指四肢历节风,或指风痹,或指痛痹,或称白虎历节风、箭风、旋风等。
总体说来,痹作为病证有狭义、广义之分,也有内、外之别。
狭义之痹
狭义之痹专指痹证,是一类由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致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的病证,大抵涉及现今之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素问·痹论》对此有详细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外痹
外痹者由外邪侵犯人体较表浅部位所致,其表现与邪气性质及侵犯部位直接相关。一般而言,痹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四肢不仁,在皮则顽不自觉。遇寒则急,遇热则纵。如《金匮要略》言:“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又如《症因脉治》云:“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著痹”。而关于热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由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金匮翼》则云:“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腑脏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㿏痹熻然而闷也。”《灵枢·周痹》还载有众痹与周痹,前者指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经络,所致痹痛左右相移,随发随止、歇而复起之证;后者指痹证之及于全身者,由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血脉、肌肉所致,多见游走性疼痛。
此外,尚有血痹、气痹之名。血痹指由气血不足,感受风邪,使气血闭阻不通而成的痹证。如《素问·五脏生成》言:“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则谓:“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亦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等。气痹则指由情志因素引发的痹证。如《中藏经》言:“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
内痹
内痹者则由外邪“内舍”脏腑而致,如《素问·痹论》言:“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其他
风寒湿痹是痹证的主体,但由于个体差异、感邪不同、演变有别,临床还会出现许多与痹证相关或相类的复杂情况。
燥痹,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提出,指由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肢体筋脉失养,瘀痰痹阻,脉络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甚则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与今之干燥综合征相似。
尪痹,《金匮要略》曰:“诸肢节疼痛,其人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尪羸”意指关节肿大、身体瘦弱。中医学家焦树德据此提出“尪痹”病名,与今之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其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反复发作,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日久可见关节变形僵直,肌肉萎缩等。此外,有学者还提出“偻痹”(焦树德谓之“大偻”)一名,与今之强直性脊柱炎相似,其主要表现如《素问·痹论》所言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
浊瘀痹,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凡此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并名之为“浊瘀痹”。
顽痹,《诸病源候论》中指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医林绳墨》则谓:“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现今则多指尪痹之类。
广义之痹
广义之痹泛指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胸痹、咳痹、喉痹、食痹、白癣痹等。
胸痹
《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等。《订正金匮要略注》则云:“胸部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本病与现今之冠心病、心绞痛等关系密切。
喉痹
《素问·阴阳别论》言“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而《诸病源候论》认为:“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喉科心法》则云:“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另有白癣痹一名,指多由风邪犯肺,肺气闭郁致喉内色暗红而出现白点者。
食痹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食痹而吐”的记述,《证治汇补》释言:“食痹者,食已则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饮恶血留滞于中所致。”
痹之治
以痹为名的病证极为繁杂,形成过程与临床表现也差异甚大,但共同点是都存在不同部位与程度的闭塞,因而开痹或散痹、除痹等为其通用治则。
外痹因邪而成,每见邪气杂至或交织,或为风寒湿,或为风湿热等,基本治法为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的相兼运用,而除湿通络当为通用之法,临证常以《医学心悟》中的蠲痹汤(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其中风邪胜者或久病入络者,应佐养血之品,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旺寒散;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品,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至于顽痹,当补泻兼顾,多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与化痰祛瘀通络并用。
中医学治疗痹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中即有针刺、热熨、按摩、放血等疗法的记载。后世用药则有如下特点:一是祛邪尤重因势利导给湿找出路,如在上者可发汗,在下者宜利小便等;二是超量用药,如常用重剂川乌、附子、细辛等;三是常用“毒药”,如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等;四是多用虫类药及藤类药,如地龙、全蝎、蜈蚣、蕲蛇、蜂房、守宫、僵蚕、穿山甲、土元、蟑螂、蚂蚁及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石楠藤、鸡血藤等;五是治顽痹宜调治脏腑等。至于胸痹、喉痹等,则多按脏腑辨证结论而予以调气行血、散结开痹,此处不予讨论。(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上一篇 : 肝之形气神 肝形与肝气肝神
下一篇 : 肾虚腰痛了 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