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志 肾主藏精 肾主水 肾主纳气

发布时间:2020-09-10 00:00:00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渔家傲》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词牌《渔家傲》因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而得名,曲调创自范仲淹。肾藏志,主藏精,五行属水,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为先天之本。描写肾的古诗词众多而隐晦,反映出肾与健康的关系。

肾藏志

中医的志,指的是意志和记忆,《灵枢》曰:“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志,指肾主意志和记忆的功能。汉语中的“志”与中医的“志”一脉相承,互相印证。志原本是意念、感情的意思,如《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引申为意志,如曹操《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志又有记忆的意思,如《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成语有永志不忘、博闻强志等。中药远志也因服用之后能交通心肾,益智强志而得名。

“食叶长志气,食花长肾肠。大雀乐妻孥,小者哀其旁。”(明代王鸣雷《罗浮五色雀歌》)中医认为,肾藏精,精为神之宅,志藏于肾精之中,且受精的涵养。肾精充盛,则意志坚定,情绪稳定,有毅力,对外界事物有较强的分析、识别判断和记忆能力,表现出足智多谋、反应灵敏、活动敏捷。

“志枢动静勤朝暮,特玩屯蒙,消息玄通,橐龠吹嘘契太空。匠成伏火纯阳体,法界冲融,造化真功,宇宙都归掌握中。”(元代王吉昌《采桑子》)肾精不足,则意志消沉,感情淡漠,对外界事物分析、识别、记忆能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神情呆滞,行动迟缓,健忘痴呆。当肾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时,患者出现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与肾精不足出现志病的表现相似,现代医学称之为肾性脑病。

肾主藏精

人体之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精包括气、血、津液等人体一切精微物质;狭义之精专指生殖之精。肾主藏精,指肾贮存、封藏精气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分为肾精、肾气。肾精来源于先天,充养于后天,是肾脏活动的物质基础;肾气是肾精所化之气,是肾脏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及动力来源。精藏于肾而不无故流失,是其发挥正常生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心非火,肾非水,凡精不可云天癸。黄婆元不在乎脾,玄牝亦休言口鼻。”(元代李道纯《破惑歌》)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指肾精、肾气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足,肾精亏则肾气衰,人的生、长、壮、老均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功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同样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中医将肾精充盈而化生的促进生殖器官成熟,维持生殖功能的物质称为“天癸”。14~16岁,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泻;49~56岁以后,肾精、肾气逐渐衰少,天癸随之衰减,生殖功能逐渐衰退。

“奉劝人人,早把元阳保。休虚耗,结成珍宝,得赴蓬莱岛。”(元代马钰《万年春》)肾为脏腑之本,指肾中精气阴阳对先天脏腑的生成和后天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肾气由肾精所化,分为肾阴、肾阳两部分。肾阳又称元阳、真阳,为脏腑阳气之本,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功能旺盛,精神振奋。肾阳虚衰,则脏腑功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肾阴为脏腑阴液之本,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功能,滋润全身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滋润,其功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肾阴不足,则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发为虚热性病证。

“雌一守命门,回九填血脑。委气荣卫和,咽津颜色好。传闻共甲子,衰颓尽枯槁。独有冰雪容,纤华夺鲜缟。”(唐代元稹《和乐天赠吴丹》)肾主生髓化血。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不仅可上充脑髓,还可充养脊髓、骨骼等组织器官,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使骨骼健壮有力、牙齿坚固。《灵枢》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肾精不足,化髓减少,可导致精髓亏虚、骨失充养而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出现骨质疏松、牙齿早脱等。人体血液的生成也和肾精密切相关。肾精生髓,髓充于骨,骨中精髓为化生血液之源。肾精充足,则血液生化有源;肾精亏虚日久,则导致血虚。现代医学也发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可导致骨营养不良和贫血,称之为肾性骨病和肾性贫血

“为人八十有三岁,游历名山几洞天。若问老翁何所得,无心学道不求仙。不求仙,仙自然,炼气炼形精亦炼,精全神旺合长年。”(宋代赵夔《赠海陵佘公老人》)肾精具有保卫机体,抵御外邪,使人避免疾病的作用。精充则生命力强,卫外固密,适应能力强,邪不易侵。反之则易生疾病。《冯氏锦囊秘录》曰:“足于精者,百病不生;穷于精者,万邪蜂起。”古代养生气功因此非常重视培养肾中精气,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说。

肾主水

“六月纯阳尽入庄,阴魔赶退出街坊。壬癸北方添肾水,丙丁南岳爇真香。”(金代王重阳《得道阳》)肾调节津液代谢。肾为脏腑之本,肾气的蒸腾气化、肾阴的滋润宁静、肾阳的温煦推动,对各脏腑参与津液代谢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调控,肾主司和调节津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肾黄肾脉肿,积冷致如然。还须熁腰上,以此出顽涎。”(唐代徐成《王良百一诗》)肾调节尿液的生成和排泄。输布于全身的津液,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腾气化下,津液之清者上输于肺,重新参与津液代谢;津液之浊者生成尿液。尿液的排泄,也依赖于肾中阴阳的平衡、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肾阳虚衰,激发和推动作用减弱,津液不化,则尿少水肿;肾阴不足,相火偏亢,虚热和水湿蕴结,则尿频而数;肾气虚衰,失其固摄,则尿失禁

肾主纳气

“真一北方气,玄武产先天。自然感合,蛇儿却把黑龟缠。”(宋代夏元鼎《水调歌头》)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而维持正常呼吸的功能。肾气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浅表。《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气充沛,则呼吸均匀和调,气息深长;肾气衰弱,摄纳无力,肺吸入清气不能下纳于肾,则呼吸浅表,动则气喘。

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主蛰藏,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故养肾至为重要。

“养生先节欲,葆粹在惩忿。圣贤人可为,勿使善恶混。”(宋代王迈《四十自寿》)肾易虚而难盈,精易泻而难秘,故保精护肾是养生的关键环节,诗人通过节欲使精气充盛。

“起来无可作,闭目时叩齿。静对铜炉香,暖漱银瓶水。”(白居易《晚起闲行》)肾在体合骨,而齿为骨之余,叩齿可以健肾;肾在液为唾,唾源于肾精,咽而不吐,能回滋肾精。“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养生术之一,能使肾精元气充沛,百病不生。

“暮年世事转悠悠,揽涕凄然类楚囚。不道浑无排遣处,病观周易闷梳头。”(陆游《遣怀》)头发的生长,赖精血以养,肾中精气旺盛,则发长而润泽。古代养生有“干梳头”法,能强腰肾,补精气,益脑髓。

“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白居易《自觉二首》)肾志为恐,恐则气下,使肾气不固,《灵枢》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诗人“不畏复不忧”,避免情志伤肾。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白居易《负冬日》)肾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冬气相通,冬三月养生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寒就温,以利阴精积蓄,阳气潜藏。

“野饭盈盘厌葱韭,春风半道解狐貂。归时定倒迎门屣,问雁安能学度辽。”(宋代黄庭坚《送杨瓘雁门省亲》)食疗养肾,简单易行,诗人选择的是韭菜和大葱。韭菜味辛,性温,归肾经,具有补肾、温中行气的功效。赵瑾叔《韭菜》诗:“韭剪周颙带雨淋,丛生长叶翠青深。止将崩带无从下,固却遗精更不淫。”

“黄精宜益寿,萱草足忘情。候采灵芝服,还应羽翼生。”(宋代白珽《题洞霄宫药圃》)黄精性味甘平,具有补虚填精、补肾润肺、益气滋阴的功效,运用得当,自然可以延年益寿。清代王如鉴《黄精》诗曰:“黄精甘平性和平,益气宽中补髓精。善下三尸安五脏,仙家服食自长生。”

“清静无为鼎内,觉心中真火,下降肾堂。肾水化为真气,气结红霜。”(元代马钰《满庭芳》)肾为先天之本,作强之官;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通过气功锻炼,肾固志坚,心肾交通,自然身康体健,笑傲江湖。(黄新生)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