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漱治血液病口腔出血效果好
发布时间:2014-05-11 00:00:00
临床上血液病人口腔黏膜及牙龈出血症状很常见,不少病人出血相当严重,口腔内出血常常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加重了出血,血红蛋白下降。
采用五倍子等中药煎水含漱,治疗血液病人的口腔黏膜、牙龈出血,效果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观察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16~59岁;病程2月~5年;全部为牙龈及口腔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急性白血病9例。病例均经临床骨髓象及血象确诊。
二、治疗方法
处方:五倍子、白茅根各30克,地骨皮12克。
用法:加水浸泡lO分钟,煎20分钟,取液500毫升。每日含漱3~5次,每次用药30毫升,含漱1~3分钟后吐掉。要求在晨起后、晚睡前及三餐后认真含漱,也可随时含漱。每周查血红蛋白一次。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显效:含漱后即刻止血,或出血明显减少,五天内出血消失,血红蛋白下降小于50克/升;有效:含漱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小于lOO克/升;无效:含漱后出血无明显减少,血红蛋白下降大于100克/升。
疗效:显效:4l例(82%),有效:9例(18%)。
四、典型病例
例1:刘某,女,59岁,工人。诉皮肤出现出血斑已3年,一年前确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周来牙龈渗血不止,并有肉眼血尿,柏油便。人院检查发现,全身皮肤多处青紫斑及出血点,牙龈灰暗糜烂,出血不止,两侧颊黏膜有血疱数个,舌下黏膜出血,带血粘液不断唾出,出血量较多,并感咽干,手足心热,体温37.8℃,血小板33×10/升,血红蛋白80克/升,舌质暗红,苔灰。辨证属阴虚内热,迫血妄行。入院当天下午开始用本方含漱,次日牙龈出血明显减少,第4天牙龈黏膜瘀血糜烂消失,口腔黏膜血疱和出血均消失。
例2:郑某,男,57岁。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检查发现全身皮肤密布出血点及瘀斑,口腔粘膜有大量出血性疱疹,影响进食,尿血。检查血小板25×109/升,血红蛋白90克/升。即予本方含漱,次日口腔血疱明显减少,正常进食后未见出血加重,第4天口腔黏膜出血消失。
五、体会
五倍子味酸、涩,性寒,有降火、止血之功。不少医家将五倍子用于治疗鼻出血,牙龈出血、肿痛,消化道出血等血证。药理研究证实,五倍子有收敛、止血、解毒和抗菌作用。地骨皮味甘、淡,性寒,有凉血、清泄肺热之功,善治阴虚血热,止虚火牙痛。药理研究证明,地骨皮中含有皂甙、鞣质等,对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白茅根味甘,性寒,有凉血、止血之功。三药配合,相得益彰,共奏止血、解毒、抗菌之功。马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