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时机 术后注意
发布时间:2016-04-26 00:00:00
发布时间:2016-04-26 00:00:00
在夏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自觉症状比冬季有所减轻,正因为如此,患者往往忽略了这个很好的手术时机,再加上农忙、天气热等因素,多数患者不选择夏季手术。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会。
1、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在夏季手术,心脏负荷比冬季轻,有利于出院后的恢复。
2、现在各地的心脏中心住院条件都很好,病房都是中央空调,不存在因为天气热伤口感染的问题。
3、夏季正是学生的暑假,暑假比较长,中老年风湿性瓣膜病患者选择夏季手术,家里有充足的人力照顾病人。
4、如果你选择进入秋季手术,住院人数骤然增多,病房容量有限,要排号两周到四周才能住院。
5、入秋后,尤其是冬季,气温低,空气质量差,在加上心脏负荷重,对心脏和呼吸道都是个考验。
手术治疗后的心脏犹如经过大修,更要好好保护。那风湿性心脏病术后要注意什么呢?
术后护理 有巨大附壁血栓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可翻身、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口腔卫生,如有咽喉干燥或疼痛时,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2-3次。出汗较多时,多喝开水,并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如心脏扩大、心包炎、心跳持续增快和心电图明显异常,在急性症状消失,血沉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卧床休息3-4周,在恢复期内仍应适当限制体力活动。
术后饮食 饮食方面不忌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限制饮水量,不宜进食大量稀饭和汤类,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对抗凝药物治疗有影响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猪肝等应注意不可长期或过多食用。禁止食用苦寒及辛辣食物,戒除烟酒、浓茶和咖啡。
术后运动 术后应保持适当的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宜,不可整日卧床静养。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乐观自信。
术后复查 术后3个月应到医院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包括体检、心电图、胸部X光片、超声心动图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做出健康指导等。
很多患者认为,患了风湿性心脏病以后是死路一条、无可救药。其实风心病本身并不可怕,目前可通过以下两种手术方法有效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可分为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简单地讲,瓣膜成形术是指在体外循环直视下修复病变的瓣膜,就是把有病的心脏整得焕然一新。若部分患者术后,瓣膜病变再度加重,病情再度恶化,那就需再次手术行瓣膜置换术,即切除病变的瓣膜,换上人造的瓣膜。前者可避免瓣膜置换术的并发症,避免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最大限度保留心脏瓣膜的自然结构,节约医疗费用。但当心脏瓣膜已严重损害,无法进行心脏瓣膜成形术时,应将病变瓣膜切除,将机械瓣或生物瓣植入,以恢复病变瓣膜处的正常生理功能,即瓣膜置换术。机械瓣的寿命在30年以上,但需要终身服用抗凝药物,并定期检测凝血功能,生物瓣只需要术后进行半年左右的抗凝治疗,但寿命有限,十年左右得再次进行换瓣手术。
只要患者手术时机恰当,手术前心功能稳定,手术成功率可以达到99%,术后20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应用机械瓣者有瓣膜失灵的可能,不过并不常见,另外还需终身抗凝治疗以预防人工瓣膜引起的血栓形成,但需要提醒的是,每年仍有极少部分患者发生抗凝意外,出现机体栓塞或出血,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家住南京的严大叔今年57岁,两年前因胸闷诊断患了风湿性心脏病,接受心脏手术换上人工机械瓣膜后,严大叔为了预防血栓坚持吃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华法林,两年来一直相安无事。可近日又突然出现间断的胸闷胸痛症状,发病时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家人赶紧将其送至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检查结果显示,严大叔此前置换的人工二尖瓣瓣叶上长了血栓,导致瓣膜功能障碍一直关闭很难“打开”,心脏被血栓死死拴住“动不了”,血流不畅了,出现了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表现,需要立刻行双瓣置换手术。
据接诊的邵永丰主任医师介绍,之所以会有长血栓的情况发生,和所服用的抗凝药物华法林不无关系。原来第一次手术术后严大叔一度是按照医嘱服用华法林的,但两个月前的一次复诊,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建议严大叔减量服用并一周后复查,可严大叔并未复查就擅自将平时服用的1.5片改到了1/3片,这才出现了瓣膜被血栓堵死的“危急时刻”。
邵主任提醒,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非做过就一劳永逸,一般来说,患者都需要服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的生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是一把双刃剑,药量少了凝血不够就容易长血栓;药量多了又很容易发生出血,甚至可能一个小伤口就止不住血,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必须按期检查服药情况。
30岁的小王常年在野外工作,偶尔会出现发热、咽痛和关节酸痛,感觉没什么大碍也就没放在心上。最近一年发现晨起时双眼睑浮肿,午后及傍晚下肢浮肿,每次快步行走后,还会出现胸闷、心悸,因为工作太忙,就对症吃了点药。近来他再次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加重,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轻度咳嗽,遂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成人心血管疾病中约占40%,多数病人为20至40岁的青壮年,女性稍多。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次之。因为风湿热活动造成的心脏瓣膜增厚、粘连、瓣下结构异常等,从而使心脏瓣膜失去正常的开放和关闭,出现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心脏扩大,最终发生心衰,影响寿命。
风湿热引起的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产生变态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功能等亦可能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关。
风湿热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高,5-15岁多见。早期有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1-4周后又出现发热、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红斑、舞蹈症等,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反复发作。患病后25%-50%的患儿可遗留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以致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
初期常无明显症状
风心病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近七成患者起病时都不知自己患有风心病。到心脏损害已经很严重,出现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等之后,方才察觉病情。
若病人出现以下症状:1、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有心悸、胸痛现象。2、在公共场合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是同龄人更容易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气短。3、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4、性生活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等不适。5、反复出现脉搏不规则、过速或过缓。应及时就诊于心脏外科专科医生,检查是否有心脏杂音,并做相应的检查,以便做出及时地诊治。
积极治上呼吸道感染
有效预防风湿性心脏病就要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和发展。其主要预防措施在于:
1、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受冷、潮湿、劳累、饥饿;改善工作、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按时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营养,增强抵抗疾病的力量。
2、积极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可做扁桃体摘除术。
3、反复发作风湿热活动者可注射长效青霉素星苄西林以预防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过敏者或不愿肌注青霉素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儿童患者最少预防至18岁,成人患者最少不短于5年。
上一篇 : 小儿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下一篇 : 古方治血瘀胃痛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