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及钩藤验方治面肌抽搐

发布时间:2013-05-21 00:00:00

  面肌痉挛,又称为面肌抽搐,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不自主抽搐,多从一侧下睑开始,逐步发展至同侧口角抽搐,临床多伴有眩晕、耳鸣、头胀不适、烦躁等症状。症状常进行性加重,每因紧张、疲劳等原因诱发或加剧,入睡后停止。本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重症患者可致患侧面肌挛缩,患侧眼裂变小,面肌扭曲变形,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陈宝贵教授经过40余年临床实践,体会到风邪在面肌痉挛的发病中具有重要地位,总结出以袪外风、熄内风联用的治则,采用祛风散寒、熄风止痉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肝风内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夹胃,属肝,络胆……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即肝经连眶—额—面—唇。《目经大成·目》云:“此症谓目睑不待人之开合,而自牵拽振跳也。盖足太阴厥阴营卫不调,不调则郁,久郁生风而致。”肝主疏泄,疏泄正常时气血调畅、经络通利,若疏泄功能失常,可致肝气郁结或肝阳偏亢,侵及肝之经络可致阳亢风动;肝主藏血,在体合筋,开窍为目,若肝血虚不能养筋,则筋脉失养也可导致面肌拘急。故本病的中医病位当责之于肝,病机主要责之于肝风内动。

  外感风寒

  面肌痉挛属中医学“风痉”、“筋急”、“筋惕肉?”的范畴。其突发忽止,与“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风性善动,在肢体则表现为筋惕肉?  ,在眼、面部则筋急抽搐、脾轮振跳。头为诸阳之会,风为百病之长。古云“巅顶之上,惟风可到”,寒性收引,主痛。外感风寒之邪,风邪循经上扰头面,面部筋肌气血失和,风寒互阻,筋脉失养则致面肌痉挛。故本病常因风寒之邪客于手少阳、阳明经,入中面部筋肌,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收引而致面部肌肉抽搐加重。《灵枢·经筋》云:“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临床多见患者在主症基础上兼有面部受凉史,汗出恶风,形寒怕冷,肩背酸楚不适等风寒阻络症状。

  用药特点

  陈宝贵指出,面肌痉挛患者常在阴虚风动的基础上,复因外感风寒而导致病情加重。临证之时,需兼顾袪外风,熄内风,如此方能取得良好疗效。天麻配钩藤、全蝎配蜈蚣乃陈宝贵治疗面肌痉挛之常用对药。

  天麻甘平,对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使用。《本草汇言》载天麻“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钩藤平肝祛风降逆,用于惊痫抽搐,有较好的熄风止痉功效。《本草纲目》载“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

  全蝎辛平,归肝经,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用于急慢惊风、中风口眼歪斜、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证。《本草纲目》载“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疟疾寒热,耳聋无闻,皆属厥阴风木”。《本草从新》载全蝎“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掣,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蜈蚣辛温,归肝经,熄风止痉,通络止痛,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症。《医学衷中参西录》载“蜈蚣,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瘈疭”。二药合用,使熄风止痉之功更著,陈宝贵治疗面肌痉挛常相须为用。全蝎及蜈蚣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一种类似神经毒的蛋白质,入水煎剂则成分大量被破坏,疗效会显著降低。且目前上述两药价格高,故可将二药等分研末冲服,每次1~2克,每日3次,既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又能充分降低药物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另外,秦艽、细辛、白芷也是陈宝贵治疗面肌痉挛的常用药。秦艽辛、苦,微寒,袪风湿,舒筋络。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名医别录》称秦艽“能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细辛,辛温之品,功能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主治风寒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本经》载细辛“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白芷,辛温,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本草求真》载白芷“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故能治阳明一切头面诸疾”。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女,48岁。2010年3月12日初诊。

  主因“右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反复发作4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初期为眼睑、口角跳动,逐渐发展至右侧面部肌肉,为阵发性、不规则的跳动,每天发作频率少则数次,多则数十次,紧张时加重,入睡后停止。既往查头颅MRI无明显异常。间断服用卡马西平、氯硝西泮等药物,疗效欠佳。近1周外出面部着风寒后面肌痉挛明显加重就诊。现症:血压:130/80毫米汞柱,右侧面肌不自主抽动,伴右眼睑、口角抽动,数分钟发作1次,头晕、头胀,夜寐差,舌暗淡,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面肌痉挛;中医辨证:肝风内动,风寒外袭。

  处方:天麻10克,钩藤(后下)15克,白芷10克,细辛3克,秦艽10克,葛根20克,牛膝20克,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1剂,早中晚分温服。蜈蚣1条、全蝎3克共为细末,分为3份,用中药水煎剂送服。并嘱患者避风寒,慎起居,舒畅情志。

  3月19日二诊:面肌痉挛略减轻,头晕、头胀稍减轻,仍夜眠差,情绪急躁。加合欢皮15克,7剂。服法同前。

  3月26日三诊:服二诊处方5剂后面肌痉挛明显减轻,夜眠改善,但于2日前情绪焦躁后出现面肌痉挛再次加重,并伴胸闷、心慌,喜叹息,复来诊。调整处方如下:二诊处方加檀香(后下)5克、郁金10克。10剂,水煎服,日1剂,早中晚分温服。并嘱患者舒畅情志,调节情绪。

  4月5日四诊:面肌痉挛明显减轻,夜眠改善,无明显胸闷、憋气,无头晕、头胀及后枕部胀痛,上方去檀香,继服20剂。

  4月24日五诊:面肌痉挛基本消失,每天发作1~2次,将上诊处方的1剂药分为2天服用以巩固疗效,继服1月。2010年11月15日随访,诉已停中药半年,偶有面肌痉挛发作,1~2天发作1次,余无不适。嘱畅情志、避风寒,慎起居调摄。

  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方中天麻、钩藤合用共奏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之功,用于治疗肝风内动之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肌肉抽搐等症。并用牛膝以滋补肝肾、引血下行。寒性收引,主疼痛,风为百病之长;巅顶之上,惟风可至,故患者面肌痉挛常因感受风寒而症状加重。方中白芷、细辛、秦艽、葛根温经散寒、解肌止痛。《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久病邪正混处期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经络”。全蝎、蜈蚣乃血肉有情之品,能深入隧络,搜风剔络化瘀,攻痼结之瘀滞。肝主疏泄,条畅气机,女子以肝为先天,情绪急躁,气机失常,肝失疏泄,故见面肌痉挛加重,檀香、郁金合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合欢皮宁心安神,诸药合用达到熄风止痉,祛风散寒,解郁安神之功用。

  现代药理学证实:天麻及钩藤均具有抗阵挛性惊厥、缓解肌肉痉挛、镇静的作用。全蝎、蜈蚣具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全蝎尚可降低骨骼肌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抑制乙酰胆碱脂酶。葛根中所含的大豆黄酮成分具有很强的解痉作用。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