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心脾两虚)尉中民教授临证善用经方

发布时间:2018-02-03 00:00:00

脾阴学说来源于《黄帝内经》“脾藏营”,后世医家加以发挥,但当代学者论述较少。国家级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临床根据《黄帝内经》脾阴思想治疗疾病,认为但凡腹满、纳差、舌质红者都可归至脾阴虚范畴,根据阴亏及虚火程度,治以甘寒、酸甘之法,并少佐升清,健脾气之品,以顺脾生发之性。常用药物有:山药、薏苡仁、扁豆、石斛、麦冬、沙参、玉竹、粳米、白术等。治法诸如益脾阴,肝脾同调,舒肝气,养肝血同时益脾阴;养心健脾,补心气,滋心阴同时益脾阴;培土生金,健肺气,润肺阴同时益脾阴;养先后天,脾肾同补。五脏生克制化,百病注重脾阴,运脾滋脾,效果显著。


养心健脾

  《灵枢·经脉》载:“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确立了心脾之间的经脉联系,张仲景开创了“心脾相关”理论应用于临床的先河,可心脾母子并补。如大、小建中汤,运用温运心阳药物,以“建中”;《金匮要略》中记载“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提出“从脾治心”方法。

  邓铁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其中“心脾相关”是“五脏相关学说”的一个子系,邓教授认为,在心与它脏联系中,心脾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上关系最为重要。调补心气重在调脾,心脏疾病,多为本虚标实,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可升腾脾阳,益气养心。

  尉中民教授认为,脾胃乃气机运转之枢纽,脾气得运,则可运化他脏之气,而脾气有赖于脾阴滋养,在运脾气同时切不可忽视脾阴。


病案:

  患者,男,37岁。2013年3月来诊,诉心慌,惊动不安月余,近日加重。

  刻下症:心悸发作频繁,睡眠差,大便不成形。舌质红,苔薄白,体大,脉弦滑。

  《伤寒论》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

  患者脉弦滑,体大便不成形,舌体胖大,内有水湿之邪,水湿上泛,则发为心悸怔忡,若发作过于频繁,势必影响睡眠,尉中民教授临证善用经方,谨守方证。

  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治则:滋补心脾,平冲降逆。
 

  处方:茯苓15g、桂枝10g、苍术10g、白术10g、炙甘草10g、扁豆30g、山药30g、生薏苡仁30g、煅龙骨先煎30g、煅牡蛎先煎30g,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2次分服。7日后复诊,心悸发作明显减少,睡眠渐佳,大便渐成形,脉象趋于平和。原方减苍术,加黄精10g,增益脾之功。继服14剂后,病愈。
 

  按此证极对苓桂术甘汤病机,尉教授用原方,再结合患者大便不成形,睡眠不佳,舌质红等特点,加苍术健脾化湿,煅龙骨、牡蛎镇静安神,扁豆、山药益脾阴。心脾互为母子,心系疾病虽病位在心,补脾亦可养心,临证时宜时时顾念脾胃,还需视脏腑虚实不同,或补气血,或理阴阳,求阴平阳秘,心乃自安。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