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
中风病脑缺血与脑出血有着相同的中医病理基础
发布时间:2018-12-11 00:00:00
有关
中风
病脑缺血与出血问题的商榷
近代以前,中医疾病发展史上并无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一说,而是两者同属于
中风
病一并论述。受现代医学的影响,现代中医对
中风
病进一步深化认识,才逐渐把
中风
病分为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中风。并认为两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都有较大差异。国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也与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明确把
中风
分为缺血性
中风
和出血性
中风
。
现代中医认为,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病变性质和病因病机不同,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和证候特征也有差别。见之临床,缺血性
中风
与出血性
中风
各自有其发病特点,出血性
中风
的发病年龄相对年轻,病势较急,且发病前常有比较明显的诱因,如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等;而缺血性
中风
常在无明显诱因下发作,且发病前常有肢体乏力、一过性偏身麻木甚至行走不稳等不适症状。尽管如此,但这两种发病情况也往往都是交互影响,并不能一概而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逐步提高,新的检查技术如高分辨CT、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中风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甚至先后或同时并存。以致于又有人进一步提出“混合性
中风
”这一概念。很多临床研究业已证实,以目前的检查技术和临床诊断标准,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发病率相当高,但文献报道有较大差异,国外报道达15%~43%[1]。而脑出血后继发脑梗死的比例可能更高。但作为中医,必须明确的是,不管是出血性
中风
还是缺血性
中风
,其根本的病机都离不开肝肾亏虚,肝风内动,气血上扰于脑,都不可能离乎“风”这一病变本质特点[2]。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缺血性
中风
的病机是气虚血瘀,出血性中风的病机是肝阳上亢,因为这并不符合临床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
以上情况使
中风
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多样,临床诊断更为困难。尽管出血性
中风
的临床诊断以CT为标准,但在实际治疗上更为谨慎、更加趋于稳妥。尽管如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认为
中风
病缺血与出血仍然有进一步值得商榷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
中风
病机,而且对于
中风
病的辨证论治还很重要。故笔者不揣浅陋,以求抛砖引玉。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两者之间可互相影响,相互转化
《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近代张伯龙、张山雷及张锡纯提出的
中风
发生的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无论缺血性
中风
还是出血性
中风
,病机均是如此。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只是脑出血的主要病机,而对于缺血性
中风
,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为主[3]。这种对号入座的辨证思路是极端错误的,是不符合临床实践的。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无论缺血性
中风
还是出血性
中风
,都不可能离乎“风”这一病变特征,而不管是内风还是外风。其次气虚血瘀多是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也是诸多疾病发展变化的最终结局。人一到老年,没有气不虚、血不瘀的。全国名老中医颜德馨教授在经过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已经证实了人衰老的根本原因是“气虚血瘀”,并有创见地首次提出了“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的著名论断[4]。见之临床,并非所有老年人都有
中风
经历,有了气虚血瘀之本,须又得到肝风的引动才能最终导致
中风
之发生[5]。
临床研究也证实,不但出血性
中风
患者在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而且急性缺血性
中风
患者在入院24h内也同样会血压显著升高,所不同的是这一血压升高呈自限性,常在2~4天内,最晚不超过1周内恢复至原有血压水平。由此可见,无论
中风
患者既往有无
高血压
病史,绝大部分的
中风
患者均会在急性期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只不过这种急性期的血压升高是短暂的,而且对降压药物相对比较敏感。
因此,临床上决不能把血压的高低看做是区别缺血性
中风
与出血性
中风
发作的标志,不论缺血性
中风
还是出血性
中风
在急性发作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更不能把既往有无
高血压
病史用以鉴别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因为无论是
中风
病脑缺血还是脑出血,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
高血压
病史。而且缺血性
中风
与出血性
中风
在临床上也常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并且即使同一位患者,不同时间发生
中风
病,既可能是出血性
中风
,也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甚至是混合性
中风
。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一部分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风患者既往无
高血压
病史,但在急性发作时,仍不离肝风作祟。一般多见于老年血管淀粉样变
性病
患者,多发部位为脑叶皮质或皮质下,且多以脑小血管反复出血特征为首发症状,常破入蛛网膜下腔,一般不累及胼胝体。影像学检查多为皮层萎缩、脑白质疏松,常伴有记忆力下降、执行功能障碍、认知水平进行性减低、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异常。其病机或为阴虚阳亢,或为阳虚化风。只是急性期过后,才显示出真元衰败、气血枯竭的本虚真面目。辨证论治方面还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在
中风
病的发病机制上,应该把传统上脑缺血与出血性
中风
完全不同的观念扩展为这样的认识理念:
中风
病脑缺血或出血既可以在不同因素诱导下先后或同时并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也可以是同一血管病变在不同发展阶段上之单独的临床表现。因此,有必要树立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
中风
病缺血与出血问题,其实这两个不同的“病理过程”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之病机相同,两者之间的转化是动态的,具有多变性
中医理论
认为,
中风
病脑缺血与出血分别是血瘀证的两种临床表现。出血可致血瘀,缺血同样也可致血瘀,血瘀可在脉中,亦可在脉外。脑出血与脑梗死作为
中风
病的两种表现形式,有其共同的证候特征和病因病机。风证是其发病时最显著的病因病机,血瘀证是其发病后最突出的证候特征。肝肾亏虚、肝风内动是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共同的病因病机。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不可否认,把
中风
病分为缺血性
中风
和出血性
中风
,出于诊断学的考虑无疑是进步的,对于急性发作期病情的判断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危重、发展较快,血肿扩大后极大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并且,传统认为脑出血即一次性出血,而新近研究发现,出血是持续进行的,尤其是早期几个小时之内。因此,对于大多数脑出血而言,其血肿扩大与否的准确判断显得尤为重要。脑出血之所以比较危急,其主要原因就是在于其出血导致的压迫、水肿及一系列导致颅内压
增高
的症状。其实,面积较大的脑梗死也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其不同之处也仅仅在于前者血瘀于脉外,后者血瘀于脉内。
尽管如此,但对于大多数
中风
病,也必须明确的是,其实
中风
的病机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导致血充于脑部,有致脑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的,亦必有没有导致血管破裂的瘀血在内,在此我们不必拘泥于现代医学条条框框的限制。即使是现代医学的精确诊断,也很难把脑出血与脑梗死分得一清二楚。已有多篇相关文献报道,缺血性脑梗死在急性期如强化明显则提示转化为出血性梗死的可能性较大,而MRI显示脑梗死出血转化的阳性率则高达100%[6],明显高于CT组的88.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无论是缺血性
中风
还是出血性中风,其发生的机制是完全一致的。按照中医的理论,出血即是瘀血。古人对此早有明确的阐述,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曰:“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更多的是在实际的临床中,溢(出血)、瘀、虚(缺血)三者往往同时并见,互为因果,并见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病情的发展。出血可导致瘀血,瘀血亦可致血虚,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又可诱发或加重出血,同时导致血虚倾向。可见脑出血病理实质其实是溢、瘀、虚同时共见,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溢、虚致瘀,溢、瘀致虚,瘀、虚致溢,如此恶性循环,这也是临床上
中风
病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但须知三者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虚,正如《血证论》中所说:“血虚未有不瘀者”。瘀、溢只不过是体现在
中风
病虚证中标实的一面,但也不容忽视,所谓邪实不去,正气难复。世人皆知以参芪之类补虚,唯张仲景以
大黄
虫丸补虚,以此知张仲景乃补天高手也。邪实已去,正气自复也。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中医所谓的脑出血,说脑中之血过多,只不过是相对不同时段和部位而言,
中风
毕竟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前提,是根本,所谓无虚风难亢,无虚气难滞、血难瘀,无虚痰难生,无虚火难炽。中风本是气血亏虚之体,又由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上冲犯脑,导致脑缺血或脑出血,因此,心脏供应四肢的血量必致少之又少。《景岳全书·非风》云:“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木不已,则偏枯痿废渐至日增”。
中风
患者起初总感肢体运动不由自主,四肢肌体偏身麻木,便是明证。而瘀血一旦损伤一侧脑神经,便会导致对侧其支配的肢体偏枯,而成半身不遂。
由此可见,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之间的转化是动态的,具有多变性。并且二者在病理基础上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其间又有着内在的密切关联。
中风
病无论脑缺血或是脑出血,其结果都是引起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
中风
病急性期的血压管理与其不良转归之关系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焦点之一,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还没有定论。有统计表明,大约7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的脑出血患者,在
中风
病发作24h内血压升高至160/95mmHg以上。一般来说,缺血或出血性
中风
发病2天内的血压升高是一种应激反应,多为暂时性,多数在4天以后会逐渐下降,1周左右即会自然恢复到
中风
前的血压水平。这一过程也可以看作血压对供应脑部之血流量的自我调节,故多不需要干预。因为降压处理可导致脑灌注压过低而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一般更为优先的干预方式是先做降颅内压处理。因为有资料显示,动脉血压较平时降低30%以上,就有可能导致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加重脑缺血症状[7]。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要充分照顾到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和颅内压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确保维持适当的脑灌注压。
总之,
中风
病血压升高对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然而脑灌注压过高也可导致毛细血管静脉压升高,加重脑水肿,引发脑出血。
中风
病
高血压
降压干预,可使脑部不能维持足够的灌注压,同样可导致脑梗死区域体积扩大,而病情加重。因此,还有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的权衡利弊处理,在
中风
病进展中寻求脑出血与脑缺血之间的血压最佳支点,同时积极促进脑部动脉系统侧支循环的开放。
中风
病无论是脑出血或脑缺血,也都具有相同的脑血管病发生危险因素。脑出血、脑缺血引起的脑部缺血缺氧均可使脑部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可见,
中风
病脑缺血与出血有着共同的缺血缺氧性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其临床结局均为脑灌注不足。实际上,
中风
病脑缺血与出血均为血瘀证的临床表现,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并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脑出血后造成血肿压迫脑组织,进而形成脑缺血、缺氧,引发脑水肿造成颅内高压,气血运行受阻,进一步加重气滞血瘀症状,使新血不能归经。因此,在
中风
病病变过程中,脑出血可以转化为脑梗死,脑梗死也可以转化为脑出血,亦或是梗死与出血相继发生形成混合性
中风
。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的治疗与预后其实并无二致,临床上也日趋统一
虽然缺血性
中风
病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再灌注损伤和卒中后血脑屏障的破坏有关,血管内皮基底膜完整性遭到破坏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发生出血转换的首要原因。无论是
中风
病脑缺血还是脑出血,亦或是缺血性
中风
病的出血性转化,其继发性损害均为脑实质的低灌注损伤,而这种低灌注与责任血管的缺血与出血事件无关。在中医看来其病机均为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亢,血随气逆,夹痰夹瘀,直冲犯脑。血压高位波动均是其诱发的重要病因,而且临床上观察到,血压波动作为发病的重要因素,在决定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运用降压药物治疗
中风
病
高血压
时,切忌不要急速降压,以免进一步加速患者的病情进展。力求在
中风
病进展中寻求脑出血与脑缺血之间的血压最佳支点,既要杜绝脑出血的发生,又要力保脑部血流灌注,防止脑缺血进一步加重。
目前临床上在脑出血的患者中,也并没有禁用抗栓治疗的证据,观察性的研究反而支持适当选用抗栓治疗。最近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临床及文献研究显示,脑出血的抗栓治疗已成趋势,只不过是启动早晚的问题。因此在治疗决策中还需要注意个体化平衡出血与缺血风险,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后遗症状为目的。有鉴于此,有专家认为,脑出血后至出血停止,血压恢复到发病前水平即可以启动抗凝治疗。如果说单从疾病诊断的角度来看,中风病细分缺血性和出血性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现代医学在各自治疗方面,尤其是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几年来,
中风
病脑缺血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早期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
中风
病脑缺血患者的预后及肢体恢复状况。但反观脑出血的治疗却踌躇不前,几无进展。脑出血的止血治疗不但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也不能减轻患者的肢体、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状,反而会有进一步加重临床症状之嫌。以往研究也多认为,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增加出血转换的风险,但是最近的研究结果已经显示,抗凝药物与出血性转换之间毫无相关性[8]。抗栓药物的使用,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以及溶栓药,并不局限于中风病脑缺血的应用,在脑出血的治疗中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抗栓药相关性颅内出血可能是灾难性的,但是快速逆转凝血功能障碍可能更有助于限制血肿增大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及转归[9]。这些治疗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印证了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医对
中风
病的辨证论治,根据是否有神志障碍分为中
经络
和中脏腑之别,这对混合性
中风
也不例外。但必须明确的是,这与现代医学诊断出的缺血性
中风
和出血性
中风
分类不同。中医的辨证是作为辨别病位浅深、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的方法,而并非用于鉴别脑缺血还是脑出血。由此可见,不能把缺血性
中风
机械的归入中
经络
,也不能把出血性
中风
简单的归为中脏腑,更不能机械的认为缺血性
中风
相对于出血性
中风
后遗症状较轻、预后较好,具体情况取决于梗死的面积及出血量的多少,还有病变部位。
再者,中医在辨证论治急性脑出血方面,使用活血化瘀治疗一直担心会加重出血症状,或引起再出血,因而往往将脑出血作为
活血
化瘀证治的禁区。近年来,运用
活血
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验和临床证实。这一禁区已经突破,研究表明,
活血
化瘀法具有加速血肿吸收、抗脑水肿,对保护脑组织、恢复其神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出血性
中风
与缺血性
中风
由于其病理基础、病因病机的一致性,在治疗上也越来越趋于统一,其区别也仅仅在于急性期发作期前者血肿对脑实质相对容易形成压迫症状。而且两者的预后亦无实质区别,其在
中风
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更是自不待言,现代医学更是无能为力,而发挥中医的特长是
中风
病患者肢体和语言恢复之关键所在。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二者是辨证的对立统一,名虽可分而实不可离
神经系统影像学诊断有一种病称作Moyamoya综合征,这种病在发生过程中,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其症状表现各不相同,有的以脑梗死形式发病,有的以脑出血形式发病,还有的先发生脑梗死,而后又发生脑出血,或者先发生脑出血,而后又出现脑梗死这样的情况。这种起病现象的确令人深思,Moyamoya综合征实际上只是一种神经影像学现象,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可见于多种疾病。这种现象只能用一种解释来说明,那就是其脑出血与脑缺血病理并不能作为一个独立诊断截然而分,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
中风
病脑出血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亦大抵如此。
混合性
中风
的提出,已引起国内外医学同道的广泛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对于
中风
病的发病机制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现代医学根据影像学资料把
中风
病分为缺血性
中风
与出血性
中风
,甚至混合性
中风
。这种现代医学的分类方法除了能够给予精准诊断外,并不能给患者带来其它过多的获益,既不能判断病情和预后,更不能指导治疗。见之临床,脑梗死不一定预示病情较轻,容易治疗,脑出血也不一定预示病情较重,难于治疗。而混合性
中风
既有出血病灶,又有缺血病灶,其治疗更是举步维艰,严重制约了中风病的治疗进展。
相反中医对于
中风
病的中
经络
和中脏腑的辨证方法,却有着非常有效的临床实用价值。这种辨证方法避免了一见缺血就认为病轻,一见出血就作为病重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同时也避免了一见梗死就急予扩血管,一见出血就立即止血治疗的盲目性。既能够判断病情和预后,又能够指导辨证论治,而不必拘泥于缺血还是出血。
中风
病的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逆血菀于脑络清窍而发病。缺血性
中风
为气逆冲血阻塞致瘀,出血性
中风
是血溢脑络,出血致瘀,在病理基础上其共同特征均为血瘀。其发病机制均为气逆血瘀,辨证论治殊途同归,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在
中风
病的临床中有必要应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待缺血与出血这一矛盾的统一体。混合性
中风
的提出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
中风
病脑缺血与脑出血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关系。现代医学把
中风
病区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依据既不是病因,也不是病理机制,而是根据影像学诊断。而在中医看来,
中风
病说到底无非是一种气机病,无论是
中风
病脑缺血还是脑出血,其病机均为肝肾亏虚导致的气机逆乱,上冲于脑所致。在这一病变机制中至于发生脑缺血还是脑出血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更多的还与患者的年龄、生活饮食习惯、体质和诱发因素密切相关。可见,现代医学注重于精确诊断,但却不可能通过精准治疗以实现愈病之目的;中医擅长于整体治疗,但却疏于微观辨证,由此,中西医互参、辩证地看待脑缺血与脑出血有望为
中风
病的治疗指明一条新途径。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马萌
上一篇 :
药茶加按摩 润肺治久咳
下一篇 :
胃出血分为四种证型予以治疗
精彩图片
湖北省大冶市中医医院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义诊服务活动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中医院为小朋友讲解中医药知识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医务人员在候诊大厅演示中医养生功法
哈萨克斯坦的脑瘫患儿阿依达在陕西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治疗
猜你喜欢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局部减肥
中医内科
减肥
运动减肥
中医外科
饮食减肥
瘦腿
皮肤病
瘦身
美腿
骨伤科
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