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心”的认识 古籍浅探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发布时间:2018-12-30 00:00:00

基于古籍浅探中医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体魄的更高要求,心脏康复医学发展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国际上心脏康复已有完善成熟的方案,我国已经接轨应用,国内学者同时也开始关注中医学在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等心脏康复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通过挖掘中医古籍相关内容,总结中医药学在心脏康复方面的理论优势,以期能够促进现代医学与中医学优势的有机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心脏康复方案。

中医学对“心”的认识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1]。

1.心主血脉《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主血”,《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的基本含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心、脉、血三者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的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2.心藏神《灵枢·大惑论》曰:“心者,神之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心藏神主要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后世医家将其理解为心主神志,即心有主持、主管人的意识、精神和思维活动的功能,并将意识、精神和思维的改变归结于心,如明代张介宾在《类经·脏象类》中所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中医学对心系疾病病因的认识

1.外邪侵袭《黄帝内经》对寒邪内犯与心病发作的关系多有记载,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寒淫所胜,血变脉中……民病厥心痛”,《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背腧之脉……其腧注于心,故相引而痛”。胸痹心痛与热邪侵袭相关的记载见于《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

2.饮食不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甘,心气喘满”,《素问·五脏生成论》云:“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即阐述了饮食偏嗜对心病发作的影响。此外,饥饱失常、嗜食肥甘酒食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如明代《症因脉治·胸痹》中说:“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

3.情志失调《灵枢·口问》云:“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素问·血气形志篇》:“形乐志苦,病生于脉”,阐述了思虑过重导致气滞血凝,病生于心脉。晋代王叔和《脉经·心手少阳经证》也提及:“愁忧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苦惊,喜忘,善怒。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彻背”。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亦指出“心痛之不同如此,总之七情之由作心痛”。

4.年老体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唐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亦指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增,心力渐退”,年老体衰,导致肾阳不足,无以温养心脉;加之肾阴不足,无以上滋,心阴不足,不荣而痛。

5.劳损过度明代《玉机微义·心痛》谓:“病久气血虚损及素作劳羸弱之人患心痛者,皆虚痛也”,过劳易致气耗血亏,久则伤肾,心脉失养,痹阻不畅则发为心病。《景岳全书》亦曰:“然必以积劳积损及忧思不遂者,乃有此病”[2]。

基于古籍浅探中医心脏康复的理论内涵

1.防风避寒,顺应时序变化《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灵枢·五邪》云:“邪在心,则病心痛”,风寒之邪极易诱发或加重心脏疾患,心脏病患者尤应注意防风避寒,随时添减衣物,适应季节冷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藏气法时论》则记载:“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心脏病患者需顺应四时节气及昼夜转换的时序变化,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起居作息、运动锻炼、饮食用膳等日常习惯。

2.起居有常,防止劳作过度《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医提倡动而不劳,静而少虑,起居有常,劳作有度,正如《养性延命录·教诫》中所言:“体欲常劳……劳无过极”。对于心脏病患者,特别是老年心脏病患者,保证休息和睡眠很重要。睡眠应注重“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如《灵枢·口问》所言:“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3.动静结合,达到形神并养《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神能御其形”,《荀子·天论》曰:“形俱而神生”,中医强调形神一体,形指形体结构,神指精神情志,形与神是相互为用的统一整体。中医康复强调形体宜动,心神宜静,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形神并养,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老老恒言·导引》云:“导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娑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具有中医内涵的传统运动,如站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具有动静结合、形神和谐、刚柔相济、富于变化的特点,且无特殊的场地要求,便于开展,对心脏疾患康复具有良好效果。

4.善用食疗,注重饮食调理《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依赖大地所产之五味而生存,《素问·脏气法时论》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方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饮食起居失常易使人体阴阳失衡而致苛疾起,如《医学准绳》云:“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也”。《山海经》记载:“小华之山,其中有蓖荔,食之已心痛”,根据“药食同源”理论,在医生指导下将食物进行四性五味分类,制作药膳、药粥、药茶、药酒,并且根据患者中医体质进行辨证配膳,药食合用,相互协同,可以减少长期服药之弊,促进心脏康复。

5.调节情志,避免七情过极《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灵枢·口问》则曰:“心者五脏六腑之主,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过极均可损伤心脏,心脏有恙亦累及其他脏腑。运用情志相胜、移情易性、顺情疗法、语言疏导等手段调和七情,培养乐观豁达、从容大度的待病心态,避免不良情志刺激,以及创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心脏康复大有裨益。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3]。

6.辨证施治,运用内外疗法《兰台轨范·序》曰:“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并后求其病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中医理论重视辨证施治,针对患者机体脏腑阴阳气血盛衰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往往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孙思邀主张“内外相扶”,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外敷、熏洗等中医外治方法具有协调阴阳、通畅血脉的作用,综合运用内外治法能有效改善头晕、乏力、纳呆、多汗、失眠便秘等全身症状。

7.整体康复,提倡综合方案整体康复内涵有三,一为整个脏腑经络及肌肉筋骨的康复,二为躯体-精神-社会的全方位康复与回归,三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康复。《金匮要略·脏腑先后病脉第一》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勿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即通过导引、针灸、膏药和起居调摄等多种方法促进疾病康复。张子和有通过针灸配合舞蹈及音乐疗法治疗心痛的记载,如《儒门亲事》记载:“余又常以针下之时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扰而心痛者”。

8.三因制宜,重视个体差异《素问·水热穴论篇》曰:“春取络脉分肉”“夏取盛经分腠”“秋取经俞”“冬取井荥”的记载,《素问·异法方宜论》云:“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南方者……其病挛痹”,“西方者……其病生于内”,“北方者……脏寒生满病”,“中央者……故其病多痿厥寒热”,《灵枢·本藏》云:“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生活习惯等。在进行心脏康复时,必须根据其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定个体化康复方案,才能取得预期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04-106

[2]毕颖斐,毛静远.浅议冠心病的现代中医病因体系.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940-2943

[3]霍磊,翟双庆.中医情志相胜疗法基本理论及优势.中医杂志,2007,48(6):569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赵志强郑颖李彬侯雅竹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