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论治“脉痹”的病因病机

发布时间:2020-09-11 00:00:00

中医古籍中没有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归属于“眩晕”“头痛”“痴呆”“中风”“胸痹”“真心痛”等病证。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在动脉内膜损伤基础上,脂质沉积,纤维帽形成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动脉壁增厚、硬化斑块形成和引起血管腔狭窄,这与中医“脉痹”有相同之处,两者的相关性具体阐述如下。

“脉痹”的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研究一致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以血脂代谢异常,继而脂质浸入,引起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管腔狭窄为主要病理特点,根据中医“效法自然”的观点来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理论中的“痰浊瘀毒”有形实邪相类。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痰浊内生。其中,《黄帝内经》提及的膏脂学说是中医认识脉痹的重要理论依据。“人有脂,有膏,有肉”(《灵枢·卫气失常》),膏脂与津液同出一源,津液之稠浊者为膏脂,水饮之厚浊者为痰饮,水液中浊脂能化入血中,聚而成痰,痰浊壅涩血脉,滞而不行,留而不去,凝聚成结,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相类似,正如《景岳全书》曰:“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荣卫充;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

脉痹“在于血凝”“脉涩”“瘀血”气虚血瘀,或气行不畅、血脉瘀滞,或痰阻脉络、痰瘀阻络,互为因果,互结为患。脉痹的病机重点为“瘀”,瘀血贯穿整个脉痹发生发展的过程。“毒”泛指一切致病因素,狭义指痰浊、瘀血等有形之邪。血脉瘀滞,久则为“败血”“污血”,久蕴生热酿毒,“毒邪最易腐筋伤脉”,导致斑块炎症浸润、糜烂、破溃等,这与现代医学因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液浓、黏、聚、凝与微栓子栓塞的认识相一致。

“络风内动”是脉痹引起心脑血管事件链的关键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是易损斑块的不稳定性,这种“多变”“易损”具有“风动”的特点,引起的胸痹心痛或卒中病证也是发病急骤,表现多端,极类似“风证”,按中医“取类比象”来说,易损斑块的破裂可以理解为“破裂风动”。

气血失常是脉痹发生的内在始动因子痰瘀、浊毒内蕴相互为患,是络风内动重要的致病因素,且贯穿整个疾病的始终。“络风内动”是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易损”和“不稳定”的关键,加速心脑血管“风证”的发生,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终致顽疾,迁延不愈。

风药论治

脉痹系血脉凝涩脉络痹阻所致,据其“乃络脉涩而少宣通之机,气血凝而少流动之势”,论治之法当以通为主。脉痹的“痰瘀浊毒论”得到各医家的一致公认,临证多采用豁痰、化瘀、解毒之法,收效不甚满意。借风药气芳香而轻薄,辛散、开发、宣通、走窜之性,清宣灵动,善升善行,上行下达,彻内彻外,走而不守,可开泄腠理,发散外邪,畅达阳气,络脉得通;或畅达肝脾气机,燥湿醒脾而祛痰湿留散之地,舒肝解郁而散郁闭阻隔之气,调和气血则痰瘀自除;或“虫蚁之品”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搜剔经络、筋骨之顽痰瘀血,则血脉自通,如《本草经百种录》云:“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或取类比像“藤”类药,舒经活络,补虚荣络,如桂枝温通经脉,兼“引经报使”之用,引诸药达于病所,效果相得益彰。阿司匹林为公认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级预防药物,本团队前期研究认为,阿司匹林具有中医“风药”的特点,以药论证,正好佐证风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

总结

“脉痹”与动脉粥样硬化在物质基础、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均具有同一性,有着类似的疾病演变规律。气血失常为本,痰瘀浊毒为标,其中“络风内动”是动脉粥样硬化急危重症发生的肇事因子,临证施治,佐以风药,效如桴鼓,从而丰富了中医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诊疗思路。(董丽杨思进)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