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胃脘疼痛 根据六腑以通理论治之

发布时间:2016-05-21 00:00:00

苗子庆苗卫萍山东省德州医学院医学科学研究所

急性胃炎,是指上腹胃脘急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病证。本病多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或情志不遂导致胃失和降所致。属中医“胃脘痛”之范畴。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十二指肠球炎,胃癌等引起的疼痛,都属于急性胃脘痛的治疗范围。

临床胃脘疼痛,由于病因、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分别采取散寒、泄热、消食、理气、祛瘀之法,使腑气通畅,疼痛自止。

【辨证要点】

寒邪犯胃外感寒邪,胃脘疼痛,紧缩拒按,遇热则轻,遇冷则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肝气犯胃情志不遂,两肋胀满,饭后闷胀,呃逆反酸,纳减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饮食停滞饮食不节,饥饱不均,胃脘胀满,胀疼不已,恶心欲吐,口腔异味,大便秘结,呃逆反酸,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胃脘胀痛,善叹息,呃逆反酸,两肋胀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涩细。



 

【治疗要点】

治则温中散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消食,通便泄腑,行气止痛。

取穴以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单穴取穴

第一穴:承浆穴,适用于饮食停滞,寒邪犯胃证型。

第二穴:内关穴,适用于肝气犯胃,气滞血瘀证型。

第三穴:外关穴,适用于饮食不节,痰湿阻遏,情志所伤证型。

【操作方法】

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

承浆穴:让患者取坐位,头部后仰,下嘴唇中点与下颏骨之间连线中点处。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平刺承浆穴,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10分钟捻转1次,捻转3次,每日治疗1次,轻者7天为1疗程,重者10天为1疗程。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皮肤常规消毒,用2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内关穴,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捻转。5分钟捻转1次,捻转3次,轻者5天为1疗程,重者10天为1疗程。

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毫针,快速直刺约1寸,得气后,用提插捻转强刺激,使针感下行手指。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虚实夹杂用平补平泻法。每10分钟左右捻转1次,以增强针感,捻转3至5次,每日治疗1次。轻者5次为1疗程,重者7次为1疗程,并可1日治疗2~3次。

【病案举例】

智某,女,35岁,工人,2008年9月12日初诊。

上腹胀痛6小时。午餐吃韭菜水饺过量,加午睡受凉,醒后胃脘即感胀痛,逐渐增重,恶心欲吐,服用胃复安、吗丁啉未见效,心烦不安,未大便。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右关弦紧、略滑。证为饮食停滞,寒邪袭胃,升降失调,痰瘀阻络。治宜降逆和胃,化瘀通络止痛。单取承浆穴针刺。

承浆穴,皮肤常规消毒,用28号3寸不锈钢毫针,从左向右平刺承浆穴,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法捻转,约2分钟,胃脘疼痛减轻,后改为泻法捻转,约1分钟,疼痛即可消失,恶心欲吐、胃脘胀满随即悉除。每5分钟捻转1次,共3次,约15分钟。1次针刺后,随访1月未反复。

按:急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劳累、受凉、饮食停滞等因素诱发。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范畴。辨证分型多为饮食停滞,寒邪侵袭,肝气犯胃。本案为饮食停滞,寒凉侵袭。单刺承浆穴获愈。由此可知,承浆穴具有降逆和胃,祛痰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承浆穴属于任脉穴,又为足阳明胃经穴,对头面部、胸腹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有治疗作用。因此,胃炎急症治疗,可取承浆穴,并用泻法针刺,疗效确切。(苗子庆苗卫萍)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