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中医药方辨病辨证思路

发布时间:2018-06-12 00:00:00

韩碧英治疗面神经炎经验总结

面神经炎[1]是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和季节限制。主要以面部表情肌肉群运动的相关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额纹减退或消失、眼睛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鼓腮漏气、示齿口角偏向健侧。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2],一般认为是局部受到风寒或病毒感染之后,面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致病,严重者可导致面神经髓鞘的脱失和轴索的变性等病理改变。

韩碧英教授认为,面神经炎属于中医“面瘫”“口僻”“口眼喎斜”范畴。相关记载散落在诸多文献中,如,《灵枢·经筋》言:“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噼,眦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曰:“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云:“盖口眼喎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诸病源候论》言:“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筋……故使口喎僻”。



辨病辨证思路

1.病因病机韩教授认为,其病因涉及内因、外因、二者兼见及不内外因。

内因主要是正气亏虚,《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可造成正气亏虚的因素有热、毒、湿等邪气,多静少动、饮食油腻、贪杯熬夜等现代生活的不良习惯或其它因素致热、毒、湿邪凝聚,热邪灼伤津液、或因湿邪阻碍气机,局部气血失于濡养,致使津枯肉萎,功能失用,面部肌肉萎缩塌陷,甚者热毒上攻则可见颜面、口腔、耳廓疱疹。

外因主要指外感风、寒、热邪。风寒之邪入于经络,阻滞气血,局部筋脉拘急收引,口目歪斜。《灵枢》云:“足阳明之筋,其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热则筋纵弛,缓则不胜收,故僻。外感内伤同见者也很常见,患者内有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外感病邪,留于经络,阻碍气血,以致局部不仁、失用”。如《妇人杂病门·偏风口喎候》说:“偏风口喎,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故令口僻也”。或自身气血亏虚,经筋失于荣养,而至不用[3],甚者可伴见面部肌肉萎缩。

另有不内外因患病者,如听神经瘤术后、三叉神经鞘瘤术后等合并周围性面瘫[4]。此类患者虽有导致面瘫的直接损伤因素,临床在恢复过程中也可兼有正气虚或热象。

2.辨证要点

2.1辨病机韩教授一般根据患者病因、症状表现和舌脉进行辨证。因热致病者常见口苦口干或口臭,口唇干裂,小便黄,大便干,舌绛红,苔心厚浊。因湿或湿热致病者临床常见口中黏腻,纳呆,脘腹胀满,舌质或如常或红,苔腻满布舌面或黄腻苔,小便混浊,大便或干或不成形,稠臭。热毒致病者则多见颜面、口腔、耳廓疱疹。目不闭及肌肉跳动者,源于木盛乘土,肝风内动,属痉。面部肌肉塌陷者为痿,源于中焦脾土失其健运,水谷精微化生乏源。舌苔厚腻者内有积滞,苔色黄者为中焦有热。

2.2辨病位面神经炎属脏腑经络同病,涉及脏腑主要有脾和肝,与经筋亦相关。脾主肌肉,为胃行其津液,营养周身。脾胃功能失调,筋肉失于荣养,可发为面部筋肉失用,甚则塌陷,肌肉萎缩。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脾虚肝木乘之,肝风引动面部筋肉可见其拘急收引。《灵枢》曰:“而况风者,甲乙木也。口眼阳明,皆为胃土。风偏贼之,此口目之所以僻也,是则然矣”。其病位与经筋有关,如张介宾注:“此申言口眼歪噼之证,必系足阳明、手太阳之筋病也”。与面部关系密切的经筋主要涉及足太阳、足阳明、手少阳、手阳明等,《儒门事亲》云:“足之太阳,足之阳明,左目有之,右目亦有之”,“足之阳明,手之阳明,口左有之,口右亦有之,此两道也”。根据经筋理论,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主要分布于口颊部[5]。

2.3辨病性主要需辨寒、热和合并症。面瘫体征均有的患者,闭眼露白睛2-3mm,上睑活动无力,口角及鼻唇沟变化不明显,舌质正常苔薄白者属寒;额纹消失,眉毛和眼睑下垂,下眼睑微下垂、外翻,鼻唇沟消失,腮部肌肉萎缩无力下垂,舌质淡胖,苔白,此为虚证。面瘫体征具备,口气重,耳后疼痛,耳鸣,颜面或耳窍内外生疱疹者属热。伴合并症主要指病程长(超过1个月以上)、症状有改善的患者,面部肌肉出现紧缩感甚至痉挛,患侧鼻唇沟略加深,闭眼时可出现口角联动,即面瘫后遗症。

针灸治疗思路

1.重视中焦韩教授治疗经脉病重视中焦脾土的调理[6],脾为后天之本,营卫生化之源,卫气卫外,抵御外邪,营气守内,濡养筋、肉、经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焦生化失常,营卫生化乏源,卫气虚不能卫外,故邪气乘虚而入,营气不足,筋肉失养则萎。加以土虚木必乘之,木乘脾土生风动之象,而为痉。故调理中焦,气血复则经脉得以濡养,面部肌肉塌陷者,可结合健脾扶土,中焦有热者结合清热健脾,目不闭,属痉,结合熄风平肝。

2.擅长特定穴的应用韩教授临床治疗面神经炎过程中非常重视原穴、五俞穴等特定穴的应用。如中焦有热者泻气街、足三里、巨虚上下廉。睛明穴为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阴跷脉、阳跷脉交会穴,申脉为阳跷脉穴,照海为阴跷脉穴,阴跷、阳跷主一身动静,司目之开阖,故眼睑不能闭合者可取申脉、照海、睛明。人中、承浆、承泣、地仓为交会穴,调理足阳明、任脉、督脉及阳跷脉之经气。头维、颔厌穴为交会穴,调理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及手少阴之经气。阳辅穴为胆经五俞穴之经穴,五行属火,阳谷为小肠经之经穴,五行亦属火,泻此二穴治疗耳窍内外疱疮。颔厌又为足少阳胆经穴位,足少阳经起于目外眦,又与手少阳、足阳明交会,此两条经脉均过眼目,寒证灸之以温通经络,面部肌肉塌陷属热证者亦可灸之,取“陷下则灸之”之意。

3.根据面部经筋分布布针病程超过1个月后,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睑、面部肌肉跳动,伴紧束感,甚或出现联动,使用刺筋法,刺手、足阳明经筋于面部所过之处,施以合谷刺或鸡爪刺可疏解痉挛。

4.配合“根溜注入”韩教授重视三阳经根、溜、注、入穴位的使用(表1)。根、溜、注、入为脉气出入之所,是六条阳经的“旁通”路线,当正经经气运行受到阻滞时,可疏通其“旁支”,此处穴位的使用可畅通经脉,协助正经气血运行。

表1三阳经之根、溜、注、入穴位表

六经根溜注入

手阳明经商阳合谷阳溪扶突、偏历
手少阳经关冲阳池支沟天牖、外关
手太阳经少泽阳谷少海天窗、支正
足阳明经厉兑冲阳足三里人迎、丰隆
足少阳经窍阴丘墟阳辅天容、光明
足太阳经至阴京骨昆仑天柱、飞扬

5.兼顾少阳除邪中阳明之外,外邪并中足少阳所致面瘫会出现头晕,伴听力改变、耳内疼痛、疱疹等症状,口苦口干,此为足阳明、少阳火热证,泻阳陵泉、阳辅、神门、鱼际等穴位。

中药治疗思路

韩教授使用中药治疗面神经炎也以调理中焦为主,结合患者兼证,有热证等表现的患者采用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清热祛火等治疗为主,待急性症状缓解后将重点放在调理中焦,使正气来复。

验案举隅

案1患者某,男,21岁,2011年4月2日初诊。主诉:右眼闭合无力、口角歪斜1周。现病史:右侧口眼歪斜,舌麻,味觉减退,无耳后疼痛,无听觉过敏,流泪,口干口苦,纳眠可,小便微黄,大便偏干。既往史:体健。查体: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露白1mm,示齿不全,口角向左偏,鼓腮漏气,伸舌居中,舌色红润,苔薄白,脉左细弦,右沉细。辨证:热邪累及太阳、少阳、阳明经筋,阻碍中焦气机,升降失司,故见面部经筋失用,伴见舌麻、味觉渐退。口干口苦、便干,提示热邪较盛,灼伤津液。西医诊断:面神经炎;中医诊断:面痿(热扰经筋)。治则:清热养血荣筋;取穴:以头面局部病变累及经筋为主,配合以特定穴。主穴:中脘、水分、天枢、足三里、上巨虚、气街;配穴:颔厌、睛明、承泣、地仓、颊车、照海、申脉、人迎、厉兑、冲阳、解溪、丰隆。操作方法:颔厌用温针灸法,用1寸毫针,针尾加艾柱1-2壮;中脘、水分、天枢取1.5寸针直刺;气街穴45°向下斜刺,进针1寸;睛明使用1寸针直刺0.3寸;丰隆穴使用2寸毫针直刺1-2寸,使用泻法。余均平补平泻。患者取仰卧位,头面部使用1寸毫针,1周3次,每次30min。

二诊(2011年4月9日):患者额纹微动,口气臭,口干不欲饮,唇干裂,小便微黄,大便偏干。伸舌居中,舌边尖红,苔薄白润,脉细无力。针灸守上法继续治疗。增加中药治疗,以清热养血荣筋为大法,方用四物汤为主方加减,药物:生黄芪12g,当归9g,川芎6g,白芍6g,茯苓12g,陈皮9g,白术6g,泽兰5g,通草5g,丝瓜络3g,玉竹10g,豨莶草9g,焦三仙各6g;用法用量:6剂,每日1剂。上方加水800mL,水煎取汁150mL,次煎加水500mL,水煎取汁150mL,两煎混匀,分2次服。

三诊(2011年4月14日):静止时患者面部外观基本对称,右侧额纹显现,但浅于健侧,耸鼻蹙眉示齿动作出现,但力量较对侧弱,面颊肌肉力弱,舌麻好转,口干较前减轻,口苦口臭好转,小便清,大便偏干。伸舌居中。舌尖红,苔薄黄。针灸治则同前。中药在前方基础上加用砂仁3g,玉竹改为12g,6剂,服法同上。

四诊(2011年4月21日):活动时患者面纹基本对称,但较对侧力弱,大便通畅。舌尖红,苔薄黄。均守上法继续治疗。患者继续治疗1周,痊愈。

按:本案属热扰太阳、少阳、阳明经筋失用致病,特点为热邪较盛,阻碍阳明中焦气机,中焦不足,升降失常而致味觉减退、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面部肌肉萎软无力,拟健运中土以扶正祛邪。此病本在脏腑,标在经络,治病必求于本的法则是治疗本病的中心思想。足三里、中脘、天枢、上巨虚,为手足阳明经之募穴、下合穴相配,以泻腑热,配合水分、气街调理气机。丰隆穴为足阳明经之络穴,又为足阳明经“旁通”路线。足阳明经所入之处为人迎,由此入腹口出腹下行至丰隆,由丰隆入本经,泻丰隆是为防止正经气血过盛。

经治,中焦气机渐发,阳明热退。后又配合养血荣筋方药,以四物汤为主方,加豨莶草、丝瓜络,以清热祛风通络,助血行脉络,荣养经筋,辅以黄芪茯苓陈皮、焦三仙,以扶助脾胃中焦之气,佐以玉竹养阴扶正,使中焦气机升降有序,热退津复,养血荣筋,经筋得用,功用恢复。案2患者某,男,48岁,2012年2月11日初诊。主诉:右侧口眼歪斜10d,右耳内疱疹10d。现病史:右耳周疼痛,向太阳穴、咽喉部及头皮部放射,疼痛夜间为甚,以跳痛为主,时有过电感,口干欲饮,口气臭,纳食可,夜眠可,小便色黄,大便日一次,成形。既往史:房颤病史。查体:右侧额纹消失、抬眉不能,右眼睑下垂、闭目微露睛,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面部肌肉轻度萎缩,左面大,右面小,口角偏向左侧。右外耳道上壁可见紫红色隆起,表面有血痂,鼓膜(-)。

纯音侧听+导抗:右侧高频SNHL,导抗右侧反射未引出。伸舌居中,舌体胖大,边缘齿痕明显,舌质红绛,苔白厚腻,脉滑。辨证:患者首见耳后疱疹,疱疹属疮类,与湿热有关。手太阳小肠经为丙火,其经脉抵胃入小肠,其支者入耳,疱疹生于耳内为小肠火所致。口眼歪斜为阳明经筋病症。舌质红绛,苔厚腻,脉滑,为中焦湿热之征象。本病病位在手太阳、足阳明二经。西医诊断:Ramsay-Hunt综合征;中医诊断:面痿(中焦湿热)。

治则:健中焦,祛湿泻热。取穴:主穴:少府、前谷、养老;配穴:中脘、水分、天枢、上巨虚、足三里、阴陵泉、气街、睛明、承泣、地仓、颊车。操作方法:泻少府、足三里,余平补平泻。1周3次,每次30min。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养血为大法,方用清热面痿方加减:金银花10g,藿香6g,佩兰3g,当归10g,川芎6g,茯苓12g,炒苍术3g,炒白术6g,栀子5g,薄荷3g,防风3g,丝瓜络3g,焦三仙各6g。用法用量:3剂,每日1剂。上方加水800mL,水煎取汁150mL,次煎加水500mL,水煎取汁150mL,两煎混匀,分2次服。

二诊(2012年2月13日):患者耳内疱疹及头部疼痛消失,眼睑闭合活动较前有力,面颊部肌肉活动较前有力,口干、口臭较前减轻。右侧额纹出现,右眼睑闭合不露白,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偏向左侧。舌绛红,苔白腻,脉滑。针灸守上法继续治疗。加刺颔厌穴,针上加灸。中药6剂,守前方加黄芪12g,豨莶草6g,服法同上。

三诊(2012年2月19日):患者面部表情肌功能改善,面纹对称,用力闭目较健侧略差,示齿下唇仍力弱,口臭不显。舌淡红,苔白。针灸守上法继续治疗。加刺照海、申脉及下关穴,下关穴施温针灸。停服中药。继续针灸9次后,面纹对称,活动正常。按:患者首见耳后疱疹,疱疹属疮类,与湿热有关。韩教授认为,中焦受病,湿热之邪沿其所涉经络传变,入络脉,经孙络发于皮部。其发病属胆经皮部,究其根由仍因脾胃升降失常,积久化湿生热蕴毒,中焦脾土不振,胆木乘土之虚,胆木亢而化火,热邪袭扰卫气,经气紊乱,累及三阳经筋,孙络营卫失和,郁热阻滞气血运行,滞而不通则痛,故见疼痛。且手太阳小肠经,其经脉抵胃入小肠,其支者入耳,该患者湿热之毒循络上蒸头面,累及阳明、太阳、少阳经筋。热则宗筋弛纵,发为面痿。口干欲饮是热灼津伤,口气臭秽提示热在中焦胃肠。

韩教授治疗本例面瘫,强调急则治其标,泻其火热之邪。选用心经荥穴少府穴清热祛火,小肠经荥穴前谷穴五行属水,选用该穴以水制火,养老穴为小肠经郄穴,针刺该穴以止痛。中脘、天枢、上巨虚、足三里分别为大肠、胃之募穴和下合穴,选用此四穴以健中焦、助运化、扶正气。水分为任脉穴位,刺之可分利水谷,助水湿运化;阴陵泉为脾经合穴,五行属水,利水湿要穴,刺之以利湿。

汤药首诊选用金银花藿香佩兰等清热利湿之品,同时配用当归川芎行气活血防风丝瓜络清透经络中湿热外邪。复诊则针对热邪渐退、正气渐复的特点,中药加生黄芪以补中气,针药并用,互补其长短,标本同治。豨签草是韩教授经验用药,多用于面瘫恢复期患者,多以酒制,取其通络之力。

小结

韩碧英教授得到针灸名家叶心清的家传,治疗面神经炎思路独到,擅长针药并用,文章简要整理其辨证和治疗思路,列举病案两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王扬彭唯娜李喜梅叶永铭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