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

发布时间:2017-11-08 00:00:00

心脏与胃之大络关系的探讨

对于心脏与胃之大络的关系,目前中医界较为一致的认识是[1-2]:心位于胸中,外应虚里;虚里为胃之大络,其部位在心尖搏动处,为按诊的部位之一。将虚里,也即胃之大络,视为一个与心脏关系密切的络脉,而非是心脏。然而客观事实是:对虚里按诊所感知的就是心尖搏动[3],也即左心室之动(心尖主要由左心室构成[4])。此结果使人产生一个疑问,此处的胃之大络是否就是指心脏?

笔者通过分析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源头的文献资料,发现心脏被视为胃之大络的一部分;确切地说,胃之大络贯膈络肺后、浅出至左乳下的部分就是指心脏。继而提示:对心系疾病,尤其是心力衰竭应从脾胃论治。兹将分析内容详述如下。

《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

按照《内经》所述,心脏与胃之大络均是有形的人体器官。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从解剖位置、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内部结构3个方面进行。1.从解剖位置进行分析传统中医曾通过解剖对心脏进行过观察,《内经》《难经》均有记载,后世又有图解补充[5]。说明传统中医对心脏在人体内解剖位置的认识是清晰的[6]。然而,在西学东渐以前,在左胸这一心脏所居的部位,却没有关于心脏搏动的记录[7],而惟有对胃之大络搏动的描述。如《内经》所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在西学东渐以后,中医学者才提出心脏搏动之说[7]。这一客观事实提示:《内经》所述的胃之大络搏动可能就是指心脏的搏动。

2.从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活动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内经》认为心脏的生理功能是藏神及主血脉。当代医家根据“心主血脉”的论述,认为心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1,8]。然而论及心脏,亦必涉及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心包,《内经》视之为一脏而与手少阳三焦相表里[1]。至于心包脏的解剖形态,王洪图[1]认为:“心包之形即为心脏之形,故《难经》言其‘有名无形’,是指心包无其自身特有之形”。由此可知,言及心脏,必然包含心包脏。心包脏输布宗气于一身的功能[1,9],也即属于心脏的功能。至于心脏搏动的重要性,即是其搏动与否关乎生死。

关于胃之大络的生理功能及其搏动的重要性,《内经》的论述是“脉宗气也……绝不至曰死”。一些医家根据所述,又对其生理功能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杨上善[10]认为:“此胃大络,乃五脏六腑所禀居处……一身之中血气所尊”。张景岳[11]认为:“言胃气所出之大络……为十二经脉之宗,故曰脉宗气也,为十二经脉之尊主”。张锡纯[12]认为,此大络所出之气“为生命之宗主,故又尊之曰宗气”。从《内经》及历代医家所述可知,对胃之大络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络肺后浅出至左乳下这部分。因该大络载水谷之气贯膈络肺后形成的宗气,由此部分输布于一身。宗气对人体意义重大,是历代医家论述脏腑生理活动动力,乃至病机中的重点。直至现在,凡述胃之大络,多是指此部分。

综合《内经》及诸家注解可得出以下结论:①胃之大络输布宗气、营血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生命之所必需。②该大络的生理活动(是否搏动)决定了人的生死,即“动”则生,“不动”则死。以胃之大络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活动的重要性比对心脏,二者一致。提示:胃之大络即是心脏[13-14]。3.从内部结构分析《内经》虽对胃之大络的循行走向、生理功能等进行了描述,却未曾述及其内部结构。然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所遵循“辨物、正名”的一贯理念,可按照循名责实的路径,通过分析该大络的名称,即“虚里”的含义,以探讨其内部结构。古文中“虚”通“墟”,“虚里”即是“墟里”;是指村落,提示有房屋及里巷;暗示了胃之大络的内部结构。传统中医已有心脏内部的解剖记录,如《难经》记载:“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其中的“七孔三毛”之说,即是对心脏内部房、室等结构的描述[6]。徐湘亭[15]根据“虚里”所表达的含义,比对心脏内部的解剖结构,认为虚里即是指心脏。

从胃之大络搏动的位置、生理功能及其生理活动的重要性、内部结构这3个方面比对心脏,可知《内经》所述的胃之大络即是指心脏。确切地说,心脏被视为胃之大络的一部分,即络肺后浅出至左乳下这部分。

探讨视心脏为胃之大络的原因

《内经》认为心脏为五脏之首,通过解剖对其已有明确的认识,却为何又将其视为胃之大络?这确实是一个难点,中医学者对此鲜有探讨。笔者试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从脏腑络脉的命名方式探讨胃之大络属于脏腑络脉。有学者发现[16-17],《内经》对脏腑络脉的命名侧重于脏腑功能。以此命名方式分析,称之为胃之大络是因为其可输布胃腑所出之气血。心脏所出之气血即为胃之大络所出之气血,因《内经》曾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若仅从功能角度,可以称心脏为胃之大络。但以此方法推演,出心后的动脉皆可视为胃之大络,这又与《内经》中对该大络的起止界定相抵牾。可见,仅以功能解释尚有不足之处。

2.从《内经》认识人体结构的方式探讨《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是因为通过解剖,发现心脏具有“大络”及“胃”的属性。①发现其能运行气血,并且联络诸脏腑、诸经脉[10-11],由此可视其为“络”(脏腑络脉[17])。“大”在古汉语中有“重要及形体大”等含义;故而称之为“大络”实属符合。②从其所采用五行分类法,认识到心脏具有“胃”的特点。《内经》虽未明言心为土,但在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确有相关的记载,“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认为“心”属于“土脏”,是从实际中认识到心脏的实体结构是“肉”。《吕氏春秋》最先记载“赤肉”之说,如其所述“窥赤肉而乌鹊集”。唐代佛教《传灯录》记载临济义玄所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为真人”。按《佛学大辞典》解释:“赤肉团”即是指人的心脏。张锡纯所述更为直接:“论其形质,不过赤肉所为,其能力专主舒缩,以行血脉”[11]。在传统文化中“肉”属于坤卦,坤卦在五行分类中属土。又,胃为阳土,主动;脾为阴土,主静。故而可以将属于“大络”及具有“阳土”性质(收舒运动)的心脏视为胃之大络。综上所述,心脏所输布的即是胃腑所出的气血;从心脏的结构及形质而言,又可以被视为胃之大络。由于《内经》在此篇所论述的主题,乃至于全文所强调的要点之一是:“五脏之脉,资生于胃”[18]。故而,将心脏视为胃之大络,从《内经》体系而言是一个自然结果。

探讨心脏与胃之大络关系的现实意义由上述分析可知,传统中医通过解剖所见到的心脏,也就是胃之大络,其形质是“肉”,属脾胃。心力衰竭的根本原因是“赤肉”的收舒异常,导致其输布宗气能力的下降,临床表现为宗气不足。宗气是维持生命及各个脏腑生理活动的直接动力。宗气不足,影响到三焦水道的通调则导致水液潴留;影响到其“行呼吸”功能,则导致呼吸困难、喘憋等,并进一步导致各脏腑的功能减退而产生相关症状。

在治疗方面,补益宗气虽然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重点之一,但是改善“赤肉”的收舒能力则是治疗中的关键。心脏属于胃之大络的一部分;其形质为“赤肉”,亦属于脾胃。所以从脾胃论治心力衰竭,是治疗的根本。

心脏为胃之大络一部分这一观点在同行中还缺少广泛的认识。笔者旨在依据传统中医所述之理进行推演,并提出从脾胃论治心力衰竭。希望能引起争鸣,共同提高认识以指导实践,改善治疗效果。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张久亮徐曼曼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