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不寐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2-25 00:00:00
发布时间:2020-02-25 00:00:00
睡眠-觉醒节律是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昼夜更替周期同步并具有适应机制和自律特性的一种生理节律。睡眠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保护大脑、恢复精力、消除疲劳、维持增强免疫力及修复机体的作用。但睡眠一旦发生异常,可以导致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不寐证在《
《内经》论寐的生理机制
《内经》认为,睡眠生理发生的根本机制是营卫调和。在“天人相应”“人体五脏与四时阴阳相应”的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内的阴阳消长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节律相应,正如《灵枢·口问》云:“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而人与自然相应的关键环节就是营卫之气的运行,也就是说,人体是通过营卫之气的生理性睡眠节律进行调控。正如《灵枢·大惑论》言:“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这是对营卫运行、阴阳相贯的生理阐述,指出卫气在白天行于阳经,则阳经之气盛而主动,神动出舍即寤,这个时候人是精力充沛且精神饱满的;卫气在夜晚行于阴经,则阴经之气盛而主静,神静入舍即寐,这个时候人会觉得疲乏困顿,想要休息。因此,人体生理睡眠节律的调节是与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息息相关。
《灵枢·营卫生会》云:“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强调年轻人气血盛满,肌肉滑利,气道通畅,营气和卫气可以正常运行,因此白天能精力充沛,夜晚也能安然入睡。人的寤寐是应天地阴阳变化的结果,白昼阳气偏盛卫气由阴出阳行于阳经则寤,夜晚阴气偏盛卫气由阳入阴行于五脏则寐,在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正常运行规律下,人类也便有了昼醒夜眠的生物节律。由此可见,营卫正常运行是昼精夜暝的基础。
《内经》不寐的病因病机
当营气、
1.阳不入阴,营卫失和
《灵枢·大惑论》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可见,卫气的运行状态也决定阴跷脉与阳跷脉的盛衰。阴跷脉是参与人体内阴气的调节,阳跷脉参与人体阳气的调节,所以卫气失常也会影响人体本身阴阳的盛衰调节。当邪气客于人体导致卫气运行失常就会使人体的阴阳出现病理变化,进而导致不寐的产生。《
2.肠小皮滑,卫气留阳
《灵枢·大惑论》曰:“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指出瘦人肠胃小则少眠的病机,类于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为后天之本,与肠道同属消化系统,《素问·逆调论》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饮食不节、饥饱不均,大餐过饱伤胃,劳苦过饥伤脾。脾胃运化失常,内酿痰湿撑胃作胀,上迫于心,难以成寐。而瘦人本身体质所限,肠胃小,卫气留阳的时间较长,故也会有少眠的症状。
3.营气衰少,卫气内伐
《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是由水谷精微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而来,运行于脉中用以濡养机体五脏,充养血脉化生血液。如机体气血衰弱,肌肉枯萎,营气衰少运行不畅,不能濡养五脏,此时卫气则容易内伐五脏六腑,脏腑功能下降,进一步导致营卫化生不足,神失所养故不寐。
4.五脏不安,阳不入阴
《灵枢·邪客》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气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而脏腑气机升降协调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五脏各应其气,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失调均会引起营卫之气运行失常而导致不寐。如,“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藏神”,心对人体睡眠是起到主宰和调节的作用。若心不藏神则神失安宁,继而影响五脏正常运行,则无法正常睡眠。《素问·刺热》载:“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肝阳上亢者,引起胸胁痛满,手足燥热,阳不入阴,不得卧等。
因此,无论任何原因,只要影响了卫气运行,或营卫失和,运行逆乱,使卫气夜间不能入于阴经,常留于阳经,致使阴分虚而阳偏盛,使人体在夜间无法安静,就会出现睡眠不安或
《内经》不寐理论的临床应用
《内经》对不寐的治疗强调阴阳调和,调养五脏六腑。对于不寐的治疗,《内经》亦指出具体的方药,《灵枢·邪客》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
1.
患者某,男,25岁,2012年7月28日初诊。久患
二诊(2012年8月5日):
按:此不寐为心火偏亢之心肾不交。法
2.
患者某,男,70岁,2002年10月5日初诊。自述近段时间由于忧心妻子病情,过于操劳,恰又患
二诊(2002年10月8日):寒热交替的情况已好转,
三诊(2002年10月22日):自述无寒热交替,睡眠也正常[4]。
按:
3.温胆汤治疗
患者某,女,45岁,2017年1月8日初诊。患者自述
二诊(2017年1月15日):夜寐较前改善。继续服用前方1个月,巩固睡眠[5]。
按:此温胆汤虽取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临床上常用以治疗胆虚生寒、气郁生痰、痰浊内扰所致诸病。但其在临床上可用以治疗
小结
《内经》不寐理论内容丰富全面,内涵精深广大,对临床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一直以来成为不寐诊治的理论渊薮,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不断提高以发挥应用。
参考文献
[1]任珊.《
[2]明·马莳.
[3]魏春,齐方洲,武亿红.连建伟教授运用
[4]刘永光.经方加减治疗
[5]娄余,朱莹.朱莹治疗
[6]郑红斌,水楠楠,石卉琴.《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张心平杨美霞张守中郑红斌
上一篇 : 呃逆之病机总由胃气不降所致 中医医案
下一篇 : 治风热感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