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古代中医对“霾”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7-06-30 00:00:00

2003年12月24日,《信息时报》发表了记者杨升华撰写“天空灰蒙蒙市民受困扰”新闻一则。这则新闻首次明确报道了广州地区市民长期生活在“霾”这种恶劣环境污染下,可能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其危害比沙尘暴更大,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当代,在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等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下,广州、深圳、北京……乃至全国皆受到霾的困扰。2003年至今,人们已经在“霾”中生活了14余年。“霾”作为一种恶劣的天气现象,严重危害到人类的健康。本文较系统地梳理了中医古籍中有关霾的文献资料,论述“霾”的概念、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霾”的概念

“霾”,甲骨文写作“”(《殷虚书契前编》2840)、“”(《殷虚文字甲编》7·11·3)。和,释为雨,表示降水的天象。和,像动物。因此,和,寓意天上落下沙尘,淹没地上的家畜、走兽。“霾”,名词,为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形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霾“风雨土也”。《尔雅·释天》言:“风而雨土为霾”。《诗·邶风·终风》说:“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晋书·天文志中》曰:“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明确描写了“霾”的天象特征空气“昏蒙若下尘”“雨不沾衣”。“昏蒙若下尘”说明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尘埃、混浊昏蒙。“雨不沾衣”说明空气中含有少量的水分,虽湿但不会沾到衣服上。“霾”作为形容词表示天空因充满沙尘而阴暗,见《释名·释天》“霾,晦也,言如物尘晦之色也”。因此,霾的主要成分含有尘埃和少量的水分。以上所述为霾的基本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霾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设立专项基金系统研究并阐述了“霾”的释义、历史和规范问题[1]。霾的成分发生了改变,除了尘埃和少量的水分外,还包括了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气象局根据PM2.5的浓度、空气的能见度和湿度作为划分霾等级的指标。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

与霾相关的概念

中医古籍中有“埃雾”“霾雾”“风霾”“尘霾”“霾雾”和“阴霾”之称。

1.埃雾埃的基本含义为“灰尘”,常与尘并用,称为“尘埃”。而作为计量单位的“埃”,既可以计微重量,又可以计算微小长度。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后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点,称为“雾”。埃雾,为灰尘与小水点的混合物。中医认为埃雾为外感之邪致病因素之一。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清代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曰“大雨至,埃雾朦郁,水淫而土气复也”。张志聪注“埃雾朦郁者,土之湿气上蒸也”。土之湿气上蒸所致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病机为水邪泛溢,土不能制之。2.霿雾霿,同“雾”。霿雾,为天地之气不和而形成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说文解字·雨部》曰“霿,天气下地不应曰霿。霿,晦也”。霿雾易致人体气机瘀滞,阳气不藏,表现为心痛、咳嗽等症状。《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论述了霿雾形成的原因“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原野昏霿”,并首次对霿雾致病特点和病理机制进行了阐明,“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3.风霾风霾,致病因素之一,风土湿三邪夹杂而至,尤以风邪为甚。风霾伤阳,阴胜晦暝,气失升降而闭塞。如,明代张介宾撰《景岳全书》曰“阴气胜则风霾晦暝,而升沉闭塞”。明代徐谦撰《仁端录》言“痘时……毋犯风霾雷雨乖戾之气”,说明风霾可以郁闭邪气,阻止痘疹消除。

4.尘霾尘霾,犹阴霾。风土湿三邪夹杂而至,尤以土邪为甚。谓尘沙飞扬,天色昏暗。“风甚者,尘霾随之,此土之从木也”,出自清代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5.霾雾霾雾,风土湿三邪夹杂而至,尤以湿邪为甚。易遏肺阳,掩心阳。症见痰嗽,或饮邪凌心,为心悸。清代石寿棠《医原·卷中·湿气论》论曰:“其病天气也,肺阳伤则水冷,金寒气不化水,有霾雾蔽空之象,肺阳遏,心阳亦为其所掩”。

6.阴霾①阴邪。清代吴瑭撰《吴鞠通医案·湿温》言:“二十三日心下阴霾已退,湿已转阳,应清气分之湿热”。②阴浊之邪。《临证指南医案·痰饮》曰:“阴霾冲逆肆虐,饮邪滔天莫制,议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扫群阴以驱饮邪,维阳气以立基本”。

霾的形成原因与致病机制

“霾”由“风”“雨”“土”三部分组成,霾的水分含量少于雾,因此“霾”致病机制当与“风”“尘”“埃”“雾”“湿”邪相关。霾邪致病具有: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和相间性[2]。中医认为霾属六淫邪气之风湿邪气杂致,多出现于秋冬。其形成与中国的地理特点南低北高、东低西高有关。秋冬之际,北风强劲,霾一旦出现则很难消散。其致病特点为夹风、夹湿、夹尘。当属“风霾”“尘霾”“霿雾”致病的范畴。清代张隐庵《素问集注·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载:“风甚者,尘霾随之,此土之从木也。湿蒸甚者,霖注随之,此水之从土也”。霾邪致病首犯肺和肌表。肺叶娇嫩,喜洁净,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发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金郁之发,天洁地明,风清气切,大凉乃举”,指出霾蔽肺脏,肺阳被遏,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发而为咳。霾浊久侵于肺,肺气因霾而雍蔽,呼吸的总枢纽先失了功用,肺失宣发,浊邪停聚,而为喘满。“天彰黑气,暝暗凄惨,才施黄埃而布湿,蒸湿复令,久而不降,伏之化郁”(《素问·本病论第七十三》),则四肢重怠,阴萎少力。“风行于地,尘沙飞扬”(《素问·五常政大论第七十二篇》),则心痛,胃脘痛,厥逆,膈不通,其主暴速。心阳亦为其所掩,或心悸。清肃之令,不能下行,霾藏肾脏,则“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髀关作痛。《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云:“水不及,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四维发埃昏骤注之变,则不时有飘荡振拉之复。其眚北,其藏肾,其病内舍腰脊骨髓,外在溪谷踹膝”。霾为天之非时之气,沉埋不降,空气混浊,郁滞不通,感触万物,易致瘟疫。清代沈青芝《咽喉科集腋·烂喉痧证辨》云:“天有不时之气……沉埋欲降而不降者谓之霾……是皆天地沴郁之气,漫无所泄,感触万物,役使行灾,谓之天行,是故谓之疫”。霾,空气中有烟尘混浊之象。沴郁,郁滞不通,此指气行不畅。天行,指传染病。这句话指出,霾郁日久,可致传染病流行。因此,在治理空气污染的同时,医学须有防霾、治霾、抗霾的措施。

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

霾发之时,天地之气不能流通,风、雨、土夹杂而埋郁空中,清气不升,浊阴不降。霾属阴湿寒浊邪,多发于秋冬,初期侵犯肺及肌表,可归属于伤寒表证。张仲景《伤寒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霾郁日久,沉积于肺,肺失清肃,高浓度的细颗粒污染物沉积肺中致咳致喘。笔者认为,治霾之法可尊《伤寒论》,进行辨证论治,辅以芳香化浊,清肺除霾。

根据《黄帝内经》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未病先防的思想。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理饮汤,主治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舒畅,治宜宣肺化浊,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顷刻之间,二气交通,阴霾之气一扫而光。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用厚朴者,叶天士谓“厚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其功长于泄结散满,去湿逐饮,欲借其温通之性,散结气而凋中,温脾胃而燥湿,泄有余之胀满;橘红利气宽中,下气散结,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白芍,其性上行,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僭,若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茯苓、白术伍以桂枝、甘草,名苓桂术甘汤,用于解除霾邪所致胸胁支满,短气而咳。

结语

“霾”虽为古字,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出现较晚。《黄帝内经》中出现了与霾含义最接近的词语“埃雾”。霾字首见于宋代寇宗奭编著《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医籍中,描述了风霾翳目的治疗方法——袖口饰目即出。随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著名医家张介宾撰成《景岳全书》;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著名儿科医家徐谦撰著《仁端录》,二书皆将“霾”作为致病因素,与“风”并称。到了清代,“霾”字在中医古籍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既有与恶劣天气有关的“尘霾”“霾雾”,又有做为“阴邪”或“阴浊之邪”代名词的“阴霾”。目前检索到的中医古籍中“阴霾”之词义,尚有借用气象术语“阴霾”来比喻人体的病理状态。其词义已于恶劣天气和心情阴郁无关。

古人当时只把“霾”看做是一种由于尘埃过多而在风停后出现的天空灰蒙蒙的灰霾(古也称为“炯霾”“阴霾”)天气。古之霾与今之霾的化学成分之异同已无从考证,但二者的主要成分“尘埃”和“少量水分”没有改变。根据《墨子》“察类”“明故”“辨类”思想“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3];嵇康《声无哀乐论》提出“推类辨物”思想。推究、类比,分辨,触类旁通。“君子以类族辨物”[4],是因为世间万物“各从其类也”[3]。观察古今霾之间的联系,明确其内在联系的本质,分析异同并加以区别。将中医原创思维方法之类辨[5]应用于当代有关霾致病的医学研究,借古鉴今。笔者认为宣肺化浊除霾法可以预防和改善空气污染所致的肺损伤。

作者:刘学春王光涛李光熙边永君王毅边灵杰刘雪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