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穴位疗法

发布时间:2017-08-04 00:00:00

穴位疗法治疗哮病的临床疗效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肺系疾患,它是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1]。穴位疗法是采取穴位敷贴与穴位注射相结合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2]。穴位敷贴及穴位注射治疗哮病,取得了良好疗效[2-4]。本研究采用穴位疗法治疗哮病(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患者,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5]中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哮病缓解期标准;②年龄20~60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者;④均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者;⑤3组在观察过程中一旦哮喘发作,均可以自备舒利迭喷剂(严格按说明书)控制症状。

1.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心等功能严重异常者;②合并肺纤维化、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原发肺部疾病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中途脱失患者。

1.3一般资料选取符合上述标准的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穴位疗法组(A组)、穴位注射组(B组)、舒利迭组(C组)3组各30例。A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9岁,平均(41.35±8.62)岁;病程1~29年,平均(7.45±1.68)年。B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平均(40.51±9.13)岁;病程1~25年,平均(8.12±1.45)年。C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2~58岁,平均(41.01±8.97)岁;病程2~29年,平均(7.86±1.32)。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A组采用穴位疗法治疗:①穴位注射: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国药准字号Z36020138,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取穴:T2-T4两侧夹脊穴,双侧足三里,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复方当归注射液,将针刺入穴位,并上下提插,待患者有酸、麻、重、胀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推注药液,每穴1mL。治疗周期:隔日1次,1周3次,每周停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②穴位敷贴:用药:取白芥子20份、细辛10份、甘遂10份、干蟾皮1份共同研末,加入麝香1份(2.5g/份),杵匀后用生姜汁调和诸药,调制成泥膏密封备用;取穴:肺俞、定喘、大椎、膏肓、神阙、肾俞、脾俞;操作:下午8:00,将制作而成的药泥取适量(花生粒大)平铺于2cm×2cm纱布上,贴于上述穴位,用胶布固定,2h后揭下,如果病人感到灼热难耐,或出明显水泡,可提前揭去。治疗周期:1次/d,6次/周,每周停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

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采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国药准字号Z36020138,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取穴:T2-T4两侧夹脊穴,双侧足三里、肺俞、定喘、肾俞、脾俞,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复方当归注射液,将针刺入穴位,并上下提插,待患者有酸、麻、重、胀感后,回抽无血,缓慢推注药液,每穴1mL。治疗周期:隔日1次,3次/周,每周停1天。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C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生产厂家: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产;注册证号:H20090240),1吸/次,2次/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

2.2观察指标①参照哮喘症状积分标准[6],分别对3组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近期)以及停止治疗3个月后(远期)进行哮喘症状评分;②ACT评分: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表》[5]为标准,分别在治疗前、近期、远期对3组患者进行ACT评分;③分别在治疗前、近期、远期检测并记录3组患者肺功能指标;④根据《疾病疗效评定标准》[1],记录3组患者近、远期疗效情况。

2.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疾病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尔有发作,不用药即可缓解,FEV1(或PEF)增加量>35%,或治疗后FEV1(或PEF)>80%预计值,PEF昼夜波动率<20%;显效: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FEV1(或PEF)增加量25%~35%,或治疗后FEV1(或PEF)达到预计值60%~79%,PEF昼夜波动率>20%,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舒张剂;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FEV1(或PEF)增加量15%~24%,仍需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或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4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及停止治疗3月后哮喘症状积分见表1。3组哮喘症状积分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2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停止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2月后和停止治疗3月后的哮喘症状积分与B组和C组同期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3组三个时期哮喘症状评分(珋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2月后停止治疗3月后

A组3025.31±4.256.65±1.45*▲■3.02±0.38#▲■
B组3026.19±4.089.02±1.58*5.18±0.54#
C组3025.46±4.1612.45±1.71*7.91±0.85#

注:治疗2月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停止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相比,#P<0.05;A组与B组同期相比,▲P<0.05;A组与C组同期相比,■P<0.05。

3.23组治疗前、治疗2月后及停止治疗3月后ACT评分见表2。3组ACT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2月的AC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停止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2月和停止治疗后3月的ACT评分与B组和C组同期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3组三个时期ACT评分(珋x±s)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2月后停止治疗3月后
A组3014.21±3.2520.56±1.28*▲■24.08±0.76#▲■
B组3014.15±3.1218.25±1.15*21.36±0.54#
C组3013.98±3.1016.08±1.03*19.11±0.68#

注:治疗2月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停止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相比,#P<0.05;A组与B组同期相比,▲P<0.05;A组与C组同期相比,■P<0.05。

3.33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及停止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见表3。3组肺功能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停止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治疗后2个月和停止治疗后3个月的肺功能与B组和C组同期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3组三个时期肺功能比较(珋x±s)
组别时期例数FEV1PEF
治疗前3060.53±3.6135.49±3.35
A组治疗2月后
3075.25±1.54*▲■26.36±1.89*▲■
停止治疗3月后3082.76±0.83#▲■19.42±0.68#▲■
治疗前3060.95±3.2434.98±3.46
B组治疗2月后
3073.08±1.68*28.06±1.43*
停止治疗3月3079.12±0.79#22.65±0.42#
治疗前3060.15±3.4635.14±3.75
C组治疗2月后
3070.21±1.25*
30.53±1.72*
停止治疗3月3075.34±0.58#24.78±0.54#

注:治疗2月后与治疗前相比,*P<0.05;停止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相比,#P<0.05;A组与B组同期相比,▲P<0.05;A组与C组同期相比,■P<0.05。

3.43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4。A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B组(80.00%)和C组(6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表4

3组三个时期近期疗效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A组302045196.67
B组301554680.00
C组309831066.67

3.53组远期疗效比较见表5。A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B组(76.67%)和C组(6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53组三个时期远期疗效

组别例数临床控制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A组302521293.33
B组301841776.67
C组3011621163.33

4讨论

中医认为[1]哮病为宿痰伏肺,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宿痰伏肺是哮病的病理基础,而痰饮的形成与脾、肺、肾功能失调相关。哮病缓解期,脾阳虚弱,水湿失运,积湿生痰;肺气亏虚,肺失宣降,痰浊内停;肾阳不足,水液气化失常,凝而成痰。因此,哮病缓解期应以健脾阳、调肺气、温肾阳治之[2]:通过穴位贴敷肺俞、定喘、大椎、神阙、膏肓、肾俞、脾俞,健脾温肾壮阳、化湿祛痰利水、纳气降逆平喘;通过外敷白芥子温寒豁痰,细辛温肺化饮,甘遂泻水破积,干蟾皮利水消胀,麝香活血祛痰结;通过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T2~T4夹脊穴,调补肺气,调节阳脉之海-督脉以调补全身之阳;通过穴位注射足三里,强“后天之本”“培土生金”“滋补先天”。

下午8时穴位敷贴的作用机理。哮喘夜间发作较多。根据阴阳学说理论:昼为阳,夜为阴;正常人夜间阴多阳少,日间阳多阴少,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支气管哮喘患者本身脾肾阳虚,卫阳不足,而夜间阴盛阳衰,则患者阳虚更甚。卫阳虚弱,则凑理失温,阴寒乘虚而入,寒邪引动“夙根”,肺失宣降,故患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7]。卫阳开于寅时,衰于申时,多发于凌晨3:00-5:00(寅时)及15:00-17:00(申时),至申时正气已历经耗伤,卫阳虚衰,固护不足,外邪侵袭,引触伏痰,哮病作矣[8]。因此在夜间19:00-21:00(戌时),将白芥子、细辛等温性药物敷贴于肺俞、肾俞、脾俞等穴位,增强夜间阳气,固护卫阳,阻止外邪入侵,防止哮喘复发。

本试验采用穴位疗法、穴位注射、舒利迭治疗3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①在哮喘症状评分方面比较,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穴位疗法组较穴位注射组、舒利迭组均低(P<0.05);在ACT评分方面比较,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穴位疗法组较其他两组均高(P<0.05),说明穴位疗法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都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症状。②3组肺功能比较,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穴位疗法组FEV1升高和PEF降低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和舒利迭组(P<0.05),说明穴位疗法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都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③3组近期疗效比较,穴位疗法组(96.67%)优于穴位注射组(80.00%)和舒利迭组(66.67%)(P<0.05);远期疗效比较,穴位疗法组(93.33%)优于穴位注射组(76.67%)和舒利迭组(63.33%)(P<0.05),说明穴位疗法组临床疗效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都比其它两组优越。因此,穴位疗法无论在近期还是在远期都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理论与临床试验证明,穴位疗法(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哮病缓解期,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辽宁中医杂志作者:李斌尹莹罗光伟陈奇志梁亚光莫松雅黄白银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