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9-09-20 00:00:00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医药事业迎来振兴和蓬勃发展的70年。在董建华、步玉如等第一代和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杨春波、劳绍贤、田德禄等第二代脾胃病老专家建功立业的基础上,近年来,脾胃病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水平不断扩展和提升,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完善经验传承及理论体系建设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脾胃病学积淀深厚,名家辈出,深入挖掘历代名家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理论体系的建设是脾胃病学发展的基础。2012年发表的《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列》从通降理论、脾虚理论、调和肝脾理论、心脾相关理论、脾肾相关理论等多个角度对脾胃学说的理论内涵和现代发挥做了详细梳理,对脾胃病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

拓展基础及临床研究深度和广度

基础研究以临床为导向,聚焦功能性胃肠病、胃癌前疾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等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从单味药及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为丰富脾胃病理论内涵、促进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奠定了基础。

在临床研究方面,缺乏高级别循证学证据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方法学和质量控制的不断完善,临床研究设计更加规范,循证证据水平不断提升。唐旭东教授团队关于摩罗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的研究被欧洲权威胃癌前病变管理指南MAPSⅡ引用,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基于中医特色、适用于慢性胃肠疾病的PRO量表的开发,推动了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脾胃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发布以及相关共识与指南的制定与修订,推动了脾胃病诊疗标准化、规范化。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脾胃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研究基地等的建立为脾胃病学科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脾胃病学科的发展在中医各领域中处于领先位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青年论坛等形式为优秀青年学者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为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定期开展继续教育项目及基层医师培训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脾胃病学术队伍。

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等为依托,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全国性学术会议,同时,以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消化疾病协同创新联盟为代表的学术团体,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专病的深入探讨搭建了平台。

机遇与挑战并存,梦想与辉煌同在。让我们把握住当前的大好时机,砥砺前行,为脾胃病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再创辉煌。(唐旭东赵迎盼谢璟仪)

胃癌前病变与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获突破 

在脾胃病学科发展的历程中,脾虚与通降理论指导下的胃癌前病变与功能性胃肠病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

“新八纲”建脾胃病辨治新桥梁

著名脾胃学专家董建华院士潜心研究脾胃学说,提出脾胃“通降论”,对认识脾胃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旭东教授系统整理“通降论”学术思想,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创建脾胃病临证“新八纲”,以辨脏腑、气血为中心,结合寒热、虚实的发病特点与机体状态,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具体抓手,搭建从辨证到论治的新桥梁。继承并深入挖掘脾虚理论,开展脾虚本质研究与健脾药物疗效机制研究,提出“脾主运化”理论的物质基础在内质网,为揭示脾虚证的物质基础与科学内涵提供可能。

胃癌前病变诊治及疗效评价体系获认可

以解决临床研究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唐旭东教授团队中西医并重,围绕胃癌前病变的病理诊断标准、治疗目标定位、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癌变风险预测和评估、中药复方干预胃黏膜“炎—癌”转化的作用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解决既往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研究不被广泛认同的关键问题,率先建立基于胃黏膜定标活检的病理组织学半定量评价方法和综合疗效评价方法。着力于胃癌前病变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化工作,先后牵头制定慢性胃炎相关的团体标准、专家共识、诊疗方案与临床路径等十余部。2019年3月,内镜国际权威期刊《Endoscopy》发表“胃上皮癌前疾病及病变的管理(MAPSⅡ)”,引用的唯一一篇中医药研究文献来自于唐旭东教授团队关于摩罗丹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评价研究,显示出胃癌前病变中医药循证研究获国际认可。

功能性胃肠病创新研究模式树典范

唐旭东教授团队深耕于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在内的功能性胃肠病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与应用研究,形成了基于“优势病种—临床研究—疗效机制探索—新药研发”四位一体的创新研究模式。搭建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率先制定“病证结合,分型论治,分期治疗”的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案与策略,基于优势病种,提高临床疗效。

唐旭东教授团队开展中药汤剂模拟剂以及含低剂量原药安慰剂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率先研制慢性胃肠疾病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量表,解决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及临床疗效评价缺乏普适性量表的问题,旨在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建立“病证结合”系列动物模型,突破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无载体的瓶颈,为深入阐明疗效机制奠定基础。在该模式指引下,形成了包括《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内的多项指南标准及行业规范,产生了包括通降颗粒、肠安系列方在内的多项成果,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唐旭东王凤云马祥雪)

溃疡性肠炎防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溃疡性肠炎是难治性终身性疾病,江苏省中医院沈洪教授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在中医药防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挖掘经典,传承名医经验

溯源中医“痰泄”理论,提出“从肺脾论治”学术观点。传承吴门和孟河医派学术精髓,形成特色学术思想:张泽生教授提出“标本同治、药尚醇和”;曹鸣高教授提出“温清并用,乌梅丸法”;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提出“清肠护膜、内外合治”;单兆伟教授提出“健脾清化,调肝补肾”。

循证研究,提高临床疗效

团队制定了溃疡性肠炎中医辨证和病情分期结合的治疗方案,取得了第一个中药复方诱导缓解、预防复发的循证医学证据,提出清热祛湿、凉血化瘀治法,能快速缓解血便,促进黏膜愈合。还针对此病激素依赖型的病机特点,制定了健脾补肾、清肠化湿治疗方案,填补了中医药治疗溃疡性肠炎的空白。团队还提出重度溃疡性肠炎患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毒、瘀,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提高了临床疗效,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搭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平台。

探索创新,揭示作用机制

通过复方—拆方—有效成分系列研究,从“炎症-免疫-黏膜屏障”阐明了中药的效应机制,发现了NF-κB和MSCs为中药作用的关键靶点。入选领跑者F5000顶尖学术论文。

制定共识,形成行业规范

基于“分层辨证、精准治疗”诊疗理念,构建了“未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全链条干预方案和中医药规范化诊疗体系。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溃疡性肠炎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等行业标准规范6项,中药新药转让1项,研发医疗机构制剂2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省部级成果3项。(沈洪朱磊)

脾虚与脾胃湿热理论研究指导临床成范例 

脾虚证研究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突出成果之一。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王建华和劳绍贤等带领下,“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入选国家“十三五”重点著作《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这是现代中医证候研究的典型范例。

20世纪70年代劳绍贤等提出脾虚证诊断方案,1993年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了脾虚证诊断标准。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治疗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了脾气虚证诊断、症状量化及疗效标准。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完整反映了脾虚证诊治面貌。

在劳绍贤“湿热蕴生,久之成痰生瘀化毒互结生瘤与祛湿运脾、清热防变”观点影响下,胡玲等基于良恶性病理演变,对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脾气虚与脾胃湿热证群类趋同性易感体质预警及其生物学基础开展系列探讨。刘凤斌等进行脾胃虚实证候生存质量量表的积极探索,“中华生存质量量表研制及其应用”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经过长期积淀,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研究坚持传承创新并重,以临床为主导,基础为支撑,科学研究指导临床诊疗为目标,在海内外同行中树立了鲜明旗帜。(胡玲刘凤斌李茹柳)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