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

发布时间:2018-04-02 00:00:00

杨某,男,52岁。因咳嗽、喘息30余年,本次发作20余天,于2010年1月11日首诊。因感冒引起发作,整天咳嗽,以早晚严重,咳吐大量白色泡沫状稀痰,胸闷气短,稍微活动则加剧。在本村卫生所输液5天不效来诊。病来畏寒纳少。刻诊:咳嗽咯痰,痰为白色泡沫状,咳吐爽利;喘息气短,少动则气喘难于接续;饮食减少,畏寒怕冷。舌质紫暗,苔水滑,脉弦细。

诊断:支饮(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证属阳虚水泛,痰湿阻肺。

治法:温阳化气,止咳平喘。

方药:四逆二陈麻辛汤加味:制附子(先煎)3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6克,麻黄6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5克,白芥子10克,生姜30克。5剂,水煎服。方中四逆汤温补肾阳,益火消阴,温化痰饮;二陈汤化痰止咳麻黄细辛宣肺平喘止咳;白芥子、苏子化痰、降气平喘。合之使坎阳得复,痰饮得化,则咳痰喘诸症应除。

二诊:服药当晚咳喘即减轻,剂尽咳痰减少,精神好转,纳食稍增加,畏寒亦减轻,已停服西药。肺部水泡音消失,偶有干罗音。药已中的,上方继服5剂。

三诊:自觉明显好转,可以参加轻微劳动。病情基本控制,予附子理中汤合止嗽散加减,培本固原: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干姜10克,制附子10克(泡透),杏仁10克,炙百部10克,前胡10克,黄芪20克,防风10克,半夏10克,陈皮9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

四诊:半月来病情平稳,精神好,纳食正常,很少咳嗽,气短已不明显。查见脉搏有力,淡红舌,苔微滑。让其服附子理中丸2个月巩固。随访1年,病情稳定。

此患病程已久,“久病必虚”“久病及肾”,导致肺、脾、肾三脏俱虚。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肾阳虚衰,肌肤失去温煦则畏寒;肾阳是人身之元阳,是各脏腑阳气之根本,肾阳虚,则脾阳亦虚。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使水湿停留,聚湿成痰,痰湿阻滞气道,使肺失宣降,发为咳嗽、咯痰,此之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总之,支饮的主要病机是阳气虚衰,水湿停留,阻塞气道,使肺失宣降,发为痰喘。遵“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治中以大剂姜、附温阳散寒,益火消阴,使阳气复阴邪散,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以治其本;合以二陈汤化痰止咳;麻、辛宣肺平喘;苏子、白芥子化痰降气平喘以治其标。全方合之,标本兼治,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继之以附子理中汤(丸)培本固原,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数十年之咳喘病得到临床治愈。(赵作伟)

来源:中国中医报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