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发布时间:2020-02-28 00:00:00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参与治疗取得的成绩令人关注,不少人因此也对中医产生了兴趣。中医药为什么能治疗新冠肺炎?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其中的道理。

中医药优势体现在哪?

先看看疫情中和中医相关的部分消息。以下引用的数据和结论都来自国家以及各级地方官方发布的消息:

治疗新冠肺炎,在对发热、,咳嗽、乏力这类症状的控制,阻止疾病从轻症往重症方向发展,重症患者治疗周期缩短等方面,中医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使它在这次抗疫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月17日发布称,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占比超85%。

受人关注的中医治疗方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清肺排毒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山西等4个省份试点后,指出总有效率达90%。其中60%以上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30%患者症状平稳且无加重。

另一个是广东的“肺炎1号”方。2月19日,广州市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总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4.21%,目前,全省已有11家定点医院申请使用“肺炎1号”。

截至2月19日,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计60107例,占比85.20%。

为更好地求证中医疗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主持的科研项目,将中西医结合疗法与纯粹西医疗法做比较,并发表了相关的数据。下面是两组治疗结果的对比:

体温复常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4±1.31天,西医组4.38±1.90天。

平均住院天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7.38±2.06,西医组9.59±3.59天。

其他伴随症状消失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0.6%,西医组63.3%。

CT影像好转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8.2%,西医组68.8%。

临床治愈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91.4.1%,西医组61.1%。

普通型转重型及危重型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9%,西医组35.3%。

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死亡率0,西医组5.6%。

张伯礼表示:“综上数据比对,可以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危重症的发生率。”

截至2月24日,共有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4900多名中医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中医是怎么治病的?

中医的效果和贡献,值得我们认真看待。这次疫情引发很多人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医到底是怎么治病的?

我们先看看,中医怎么诊治疾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证,就是在疾病状态下,每个人呈现出的个体反应状态。注意“个体”两个字。

比如感冒,中医把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风寒夹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也就是说,根据个体在感冒之中的反应状态不同,把病分成不同的亚型。

比如三个人同时来看感冒,但表现出三组不同的状态:

第一个人,在感冒基本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等表现,中医辨证为风寒感冒;第二个人,在感冒基本症状基础上,出现咽痛、痰黄稠、口干、流黄涕的表现,中医辨证为风热感冒;第三个人,表现跟第一个人差不多,但是多了头身困重、舌苔黏腻,中医辨证是风寒湿在表。

对中医来说,这三个人要采取三种不同的治法:第一个疏风散寒;第二个疏风清热;第三个疏风散寒基础上再祛湿。

又或者是一个人在感冒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比如,第一天是外感风寒的表现;第二天,痰有点变黄、鼻涕有点变黄,这是风寒开始入里化热了;第三天,出现高烧、咳嗽、痰黄稠、流黄涕、舌红苔黄的表现,这是变成里热证了。

那么,同一个病人病变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中医就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治法,证变了,治法就跟着变。

中西医的治疗途径有何区别?

从西医角度看,感冒属于细菌或病毒等感染;但在中医看来,需要按风寒暑湿燥火来分类。病人有热的表现,中医就诊断为热;病人有寒的表现,中医就诊断为寒;病人有湿的表现,中医就诊断为湿。针对寒、热、湿,中医是有自己的内在判断依据的。

比如新冠肺炎,中医诊断是以湿为中心,但是因为每个人基础体质不同,有的人兼有寒,有的人兼有热,还有的人有其他兼杂表现。治疗上,中医是有寒散寒,有热清热,有湿祛湿。

我们不妨反向思考,如果用药后,症状、体征消除了,而且西医的相关实验室指标也同步转为正常了,那么,细菌、病毒还在吗?或者说细菌、病毒还起作用吗?我们或者可以这样思考:对付细菌、病毒,是否只有杀灭或对抗这一种途径?

中医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治病的呢?我们借用佛家的因-缘-果关系来做个类比。

先谈因。细菌、病毒,以西医观念看,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因。细菌、病毒作用到人体,就有可能产生疾病这个果。注意是“可能”,而不是“一定”。比如感染冠状病毒后,有的人只表现为轻症,有的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有的人只携带病毒,但没有任何外在症状。

这就与种子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需要土地、肥料、阳光、雨露等条件一个道理。不同的条件,植物是长还是不长,或长势怎么样,都是不同的。我们说,所有可能对种子产生影响的因素和条件,就是缘。

因此,种子结不结果,或结出什么样的果,不能光看因,而要看因缘是否有际会,以及如何际会。换句话讲,细菌、病毒这个因,要引起疾病这个果,也需要缘的作用。这个缘,就是人体不同的生化内环境,中医可能表述为不同的体质或正气状态,西医可能表达为不同的免疫状态。

那么,要想改变果,既可以通过改变因,也就是直接杀病毒;也可通过改变缘,比如改善人的免疫状态;甚至是通过改变因和缘,来达到改变果的目的。

现代医学的治疗目标主要是通过改变因——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等,而中医的治疗本质是因缘并治。只是根据不同情况下,作用到因和作用到缘的比重不同。

不少人可能以为中医不做科学研究,我们不妨看看《中国中医药报》的报道。该报“从分子层面揭示清肺排毒汤作用机理”一文揭示,总有效率达90%以上的清肺排毒汤包含948种化学成分,它们作用在790个潜在靶标蛋白上,多个中药活性成分可对包括病毒入侵、病毒复制过程的整个通路起作用,多方位保护机体,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里讲到的“多成分、多靶标”是不是既影响了导致疾病的因,也改善了影响治病原因发生作用的缘?

一个中药方,中医想实现什么效果,先设定效果方向,然后灵活组方,从而实现对多系统、多器官、多靶点的全方位覆盖。

西医如果有特效药,就像狙击步枪瞄得准,所以命中精准度是相当高的。如果没有特效药,就无法精准瞄准了,有时打得中,有时打不中。但是,精准瞄准对付的是靶点单一,如果靶点复杂,就难以应对了。

中医就像霰弹枪,能多靶点命中目标。从整个疗程看,证变了,方就跟着变,又像随时可调整方向的导弹,边飞边修正方向。

中医的治病思路,正如《中庸》里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平”就是调“中”。

中和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注重事物的均衡、和谐,以及行为的适度。治疗上,就是将人体从疾病状态调回平衡,方法包括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

在中医看来,健康,就是处在平衡状态,疾病,就是失去平衡。不同的疾病失去平衡的表现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病象也不一样。治疗,就是帮助人体恢复平衡。养生,就是保有中和平衡状态。

中医治疗的着眼点,不一定是与细菌、病毒做对抗。中医的内在逻辑是:人的整体或局部调整到平衡、中和状态,那么细菌、病毒也许就不能产生致病作用。

就像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九阳真经的口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这里说的真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中医讲的正气。

中医对新发传染病

为何上手就能用药?

关于中医的治疗,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思考。人类长期使用抗生素,细菌的耐药性就出来了,这就迫使我们必须不断创造新的抗生素来对抗细菌,而细菌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变化。

在生物界,越简单的物种,变化越容易,正所谓“船小好调头”。换句话说,在抗生素与细菌的竞争中,人类越来越跟不上细菌的变异速度。病毒更是难以应付,因为病毒的变异更加容易。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到目前为止还未找到特效药。

疫苗是有效方法之一。在人类发展史上,疫苗的应用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大幅减少,这是现代医学的一大亮点。但是对于不断变异的病毒,疫苗的出现却常常滞后。在特效药与疫苗尚未研制出来之前,现代医学所能做的就是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力度明显不太够。

而此时,正是中医治疗的用武之时。因为中医并不需要知道具体是哪种细菌或哪种病毒,只要疾病有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就可以推导中医的病因。知道了病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就能减轻或消除变化。

中医治病,不需要临时抱佛脚——寻找究竟是什么“因”,这也是为什么中医面对非典和新冠肺炎这类突发疾病,上手就可以用药,这也是中医生命力的表现之一。

据这次疫情统计,新冠肺炎80.9%是轻症。不让轻症发展成重症正是中医药的特长,也就是说,中医药可以将治疗关口前移。

有这么两句话,我认为对中西医各自的治疗概括得有些道理。一句是西医治的是人的病,就是说西医更关注病变本身。另一句是中医治的是病的人,意思是中医更关注人的整体状态。中医治疗,把人的整体状态调整好了、调平衡了,疾病在人体平衡的内环境中也会自然消失。

西医看病,打个通俗的比方,有点像我们到商店买衣服,商店里已经摆好了设计好的款式和不同尺码的衣服,导购员引导挑选,或者顾客自己挑选,按大中小号选码,对号入座,操作上方便,也容易规模化。

而中医治病,更像裁缝量体裁衣。好的裁缝,做出来的衣服与客人身材熨帖,恰到好处。只要合身,你能说量体裁衣的方式不合理、不科学吗?

进一步思考,当医学界面对重大疫情时,人们最关心的往往是有没有特效药,似乎这是制定应对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像这一次新冠肺炎,到目前为为止没有特效药,那怎么办?我们是否能够转换一下思维方式,从有沒有特效药转变为有没有特效的治疗思路?就像中医根据个体辨证施治,因缘并治,改变个体内生化内环境,也就是说,调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使之能够与病毒恰当应对,从而获得疗效。疫情当前,探讨“中医怎样做才能取得最大疗效”,才是最有意义的。(潘毅)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