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坚阴治疗长期高热

发布时间:2020-05-07 00:00:00

贾六金是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山西省名老中医,首届全国名中医。他擅治感染性、发热性疾病,常能透过现象抓住反映疾病本质的主症做出明确诊断,治疗时紧扣病机,善用经方,每收立竿见影之效。

支某,女,13岁,因高热8个月于2016年4月8日首诊。患者于2015年9月在学校病胃痛,经查体温39°C。自此每天早饭后开始发热,体温在38.4~40°C之间,中午12时达高峰,下午4点开始降温,6点半体温降至正常。发热时无恶寒、头痛、鼻塞,退热时汗出。患者曾做各种检查,排除了伤寒、布鲁氏菌病、结缔组织病、风湿等,未能明确诊断。患者素体弱,食少,畏寒,常觉疲劳,口渴不欲饮。患病前2个月曾因胃痛在医院做胃镜诊为“胃炎”。月经尚未来潮。下午来诊时不发热,T36.5°C,P72次/分,BP100/50mmh克。脉弦细,舌偏红。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病理性增大。腹部柔软未及包块,胃部轻度压痛。

诊断:内伤发热。证属气阴两伤。

笔者治以气阴双补、和解少阳之剂,效果不显。故向贾六金教授求教。他认为患者每于阳气盛时发热,阳盛则阴伤,病久气阴两伤。治当清气坚阴,气阴双补,嘱咐“至少服六剂”。

处方:西洋参6克,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麦冬10克,生甘草6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

7月11日二诊:体温已降至38.4°2天,效不更方,原方5剂。7月18日三诊:共服上方11剂,现发热时间缩短至1小时,11点吃饭,12点开始发热,12点30分达高峰38.4°C,下午1点即恢复正常。纳食可,大便较干,头已不昏,精神爽利。减去生石膏,余药减量再予5剂。7月26日其母告知,从7月18日起未再发热,未再服药。追访至2016年9月5日,患者未再发热,已恢复上学。

这是一例少见的连续高烧10个月的病例。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经多种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患者除每日定时高烧外,没有更多可供辨证的症状和体征。

中医将发热分为外感和内伤。本案患者属于内伤发热。一般认为患者正气充足才可与邪气抗争,故是发热的先决条件。但本案患者发热须在吃饭后得到能量补充和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才能实现发热,提示正气虚弱。患者常感觉疲乏也是气虚的明证。

贾六金根据患者“每于阳气盛时发热”的特点,经过“阳盛则阴伤”的推论,得出病久则“气阴两伤”的诊断。依据患者高热而不恶寒,确定了“热在气分”,进而制定了以“清气”为主的治疗原则,选用治疗气分高热的主方白虎汤和银翘散。他没有忽视对“气阴两伤”的治疗。选用味苦、微甘,性凉的西洋参补气、养阴,配合味苦性寒具有坚阴功效的黄柏和性寒多汁的知母相须为用,泻火养阴,退虚热。由于诊断明确,选方用药精当,方证对应,药症合拍,故仅用数剂便使邪热得去,气阴得补,取得正气来复,疾病自愈的效果。(赵作伟)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